李玉帮 作品数:15 被引量:8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个旧锡矿铟赋存形式及硫化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2 2014年 铟(In)是一种稀有分散贵金属,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低熔点合金及焊接金属等高新技术制造领域(Stevens et al.,1990;Schwartz et al.,2002;Sinclair et al.,2006)。它主要以伴生金属作为副产品被开采回收,几乎不能独立成矿。世界范围内铟资源主要来自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花岗岩有关的脉状、浸染状、矽卡岩型矿床(Ishihara et al.,2006)。针对个旧锡矿卡房矿区。 李玉帮 陶琰 廖名扬 熊风 熊风关键词:个旧锡矿 酸性岩 硫化物 硫化物矿物 稀土元素 赋存形式 氧逸度对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成矿环境的制约 2013年 攀西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钒钛磁铁矿产出区之一(从柏林等,1988),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部分布有攀枝花、红格、白马及太和四大代表性的层状侵入体,均产出有超大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巨厚的钛铁氧化物矿层主要出现在攀枝花、白马、太和岩体的下部带及红格岩体的中部带,然而攀西层状岩体内钒钛磁铁矿矿床的产出位置不同于国外一些典型大型层状岩体。 廖名扬 陶琰 宋谢炎 李玉帮 熊风关键词:红格 层状岩体 氧逸度 成矿环境 出溶 侵入体 云南富宁地区与矽卡岩型铁矿有关基性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014年 富宁基性岩区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的东部边缘带(Zhou et al.,2006;Wang et al.,2011)。区内岩浆岩发育,分布广泛,以基性为主,多呈岩群出现。其中辉长岩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辉绿岩几乎遍布整个地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富宁地区与基性岩体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了矽卡岩型铁矿和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该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大量产出,现已发现的铁矿床或矿化点有洞哈、牙牌。 熊风 陶琰 廖名扬 李玉帮 李玉帮关键词:矽卡岩型铁矿 基性岩 火成岩 锆石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赣西长-西向斜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赣西长—西向斜煤田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长西向斜的煤系地层属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此次基于萍乡长西向斜含煤地层岩芯、测井等资料,结合乐平煤系岩石特征、煤质特征、沙泥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该煤田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和聚... 刘臣博 徐仁杰 李玉帮 薛野 邹时盛 宋平关键词: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西藏吉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1 2011年 沿澜沧江结合带发育一条长达1000余千米的印支期澜沧花岗岩带,吉塘岩体位于该带北段,产出在吉塘以西约3km,轴向NNW,侵位于古元古代吉塘群变质岩系中,长70km,宽2~10km、出露面积341km2。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220Ma。本文对吉塘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塘岩体为过铝质钙碱性S型花岗岩,吉塘岩体在岩石化学组成上,SiO2含量63%~71%,平均66.5%,Na2O含量2.8%~4.2%,K2O含量1.7%~3.4%,铝饱和指数A/CNK=1.09~1.48,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1.5%~5.6%,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于片麻岩质的中地壳。(87Sr/86Sr)i值为0.7280~0.7395,εNd(i)为-14.1~-16.2,指示岩浆源区为地壳物质,成因上与俯冲作用无关,Nd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在2.0Ga左右,与昌都陆块变质基底古元古代吉塘群的原始形成年代相当,岩体Sr、Nd同位素组成也与变质基底吉塘群片麻岩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岩浆源岩为变质杂砂岩成分的古元古代吉塘群片麻岩,其原岩建造主要是火山弧成因的英安岩或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微量元素组成指示为黑云母脱水熔融。分析认为岩浆形成于地壳加厚增温环境下的地壳深熔作用,构造上与板块碰撞后的环境相联系。支持澜沧江构造带为冈瓦纳与扬子大陆边缘多岛弧系统的边界即古特提斯主洋盆的观点。澜沧江洋的闭合时间早于澜沧花岗岩带的形成年龄220Ma,根据构造带上相关研究成果,倾向于认同碰撞时间在280Ma左右。 陶琰 毕献武 李金高 朱飞霖 廖名扬 李玉帮关键词:深熔作用 四川攀西炉库铌钽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正>攀西地区广泛发育碱性伟晶岩脉型铌钽矿床及矿化点主要分布在红格、白草、白马、太和等地(秦震,1995;贺金良,2004;张成江等,2009;王汾连等,2012),岩脉一般长30~200 m,最长达500 m,厚一般0.15~14 m,最厚的数十米。主要稀有稀土元素矿物为烧绿石、锆英石,次为铌铁矿、褐钇铌矿。 陶琰 李玉帮 廖名扬 熊风关键词:铌钽矿床 伟晶岩脉 层状岩体 结晶分异作用 红格 四川攀西炉库铌钽矿床成因分析 本文通过对炉库铌钽矿床、矿化点以及区域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炉库妮担矿由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其正长岩脉是正长岩母岩浆结晶后的残余熔体进一步形成的,残余熔体因挥发组分的不断增加最后刺穿围岩地层包括早期喷发的玄武岩及堆晶的... 陶琰 李玉帮 廖名扬 熊风关键词: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云南镇康芦子园铅-锌矿的成矿年龄 被引量:39 2011年 芦子园铅锌矿为保山-镇康地块中一个重要的热液矿床。矿床赋存于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经人工分选出矿石中的闪锌矿、黄铜矿、与矿石硫化物密切共生的热液石英及石英钾长石脉中的钾长石等共10件单矿物样品,采用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141.9±2.6 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为87Sr/86Sr(t=141.9 Ma)=0.714 497。揭示成矿作用时代与中特提斯怒江洋闭合时期大致相当,矿石初始锶同位素组成也与保山-镇康地块中燕山期花岗岩初始Sr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指示矿床的成因可能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是中特提斯怒江洋闭合过程中碰撞造山作用的响应。 朱飞霖 陶琰 胡瑞忠 廖名扬 王银喜 李玉帮关键词:成矿年龄 RB-SR同位素 西藏昌都地区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2011年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b)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该矿床铅锑密切共生,且呈纤硫锑铅矿产出。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到低温(140~350℃)、中-低盐度〔w(NaCleq)为2%~13%〕,以含NaCl为主,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含有CH4、C2H6等短链烃类,成矿流体为NaCl型含烃富CO2流体。热液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V-PDB=-3.5‰^+1.8‰,氧同位素组成δ18OV-SMOW=+11‰^+16‰,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之间,反映出其来源为深部构造-岩浆活动与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作用的混合。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V-PDB=-1.6‰^+2.6‰,集中在0值附近,反映出硫主要为深部来源。经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新生代深部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其成矿背景与印度板块碰撞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与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活动,但昌都盆地内沉积地层中的建造水或地下水参与了成矿,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三叠系,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包括上部重力驱动,以及深部构造-岩浆活动热源驱动所形成的大规模成矿流体运动。 陶琰 毕献武 辛忠雷 朱飞霖 廖名扬 李玉帮关键词:地球化学 西藏昌都地区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010年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北约10km。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b)灰岩地层的构造破碎带中,矿石矿物物质主要为闪锌矿、硫砷锑铅矿、黄铁矿、雌黄矿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次有石膏、重晶石、石英等,大量出现低温的雌黄-方解石组合,矿床产出受构造系统控制,矿体主要产于断裂带;矿化以开放空间充填和交代为主,多呈脉状、角砾状和块状产出。 陶琰 朱飞霖 辛忠雷 廖名扬 李玉帮关键词:沉积岩容矿 三叠系 兰坪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