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农业标准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播种期对早季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期对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华南双季稻区早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在大田条件下以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10日播种的香稻的2-AP含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2-AP含量分别达到了24.35,11.67 ng/g。2-AP含量与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2-AP含量较高的播种期其游离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适当推迟播种提高了香稻精米率,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3月5日播种的香稻产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产量分别达到了6.57,6.77 t/hm2。延迟播种不同程度地降低香稻的产量,桂香占的产量下降了7.87%~18.27%,农香18的产量下降了3.45%~24.14%。本试验条件下,3月5日播种的香稻产量最高,3月10日播种的香稻2-AP含量最高。因此,早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5-10日。
- 杨晓娟唐湘如闻祥成李艳红周新建
- 关键词:香稻播种期
- 水氮处理对糙米香气2-乙酰-1-吡咯啉的积累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研究背景]香稻是稻中珍品,香稻因其具有浓郁香味而深受青睐。米香作为衡量水稻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经济评价指标。如何在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提高香稻米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2-乙酰-1-吡咯啉(2AP)是香稻米香的...
- 莫钊文李艳红汤永坚田华段美洋潘圣刚钟克友肖立中唐湘如
- 关键词:香稻养分含量
- 分蘖期水氮互作对香稻香气、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4年
-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 (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施用适量分蘖肥(N3)会显著提高糙米2-AP含量,农香18、Basmati 385和Y-14在W3N3处理下糙米香气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达到17.69,30.60,23.15 ng/g,W2N3次之。除Y-14外,供试香稻实际产量均在W2N3条件下最高。分蘖期进行适当的湿润灌溉和施用适量的分蘖肥(60 kg/hm2),能够协同提高香稻产量和稻米香气。
- 李艳红唐湘如潘圣刚杨晓娟陈抒婷陈春桦戴显红梅俊豪陈益培
- 关键词:香稻水氮互作香气稻米品质
- 播种期对晚季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确定华南双季稻区晚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在大田条件下以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脯氨酸代谢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7月20日播种的香稻的2-AP含量最高,2-AP含量较高的播期其游离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以及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2)7月15日播种的桂香占和7月20日播种的农香18的产量最高,产量较高的播期具有较高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3)试验条件下晚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15日-7月20日。
- 杨晓娟唐湘如闻祥成李艳红周新建
- 关键词:香稻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