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S_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对比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分析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标志物,取其中阳性标本共316例,按不同模式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各组乙型肝炎前S1抗原及HBV-DNA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g(+)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2.58%、88.64%,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b(+)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5.36%、60.71%,前S1抗原在HBsAg(-)HBeAb(+)HBcAg(+)组未检出,而HBV-DNA还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为12.5%。结论: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且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华文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
- 关键词: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V-DNA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苦参碱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苦参碱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0、20、40、80 nmol/L苦参碱组。采用CCK-8法检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α的浓度;real-time qPCR法检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子对接验证苦参碱与AKT的结合活性。结果苦参碱给药组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苦参碱给药组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α浓度(P<0.05),显著降低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中Bcl-2 mRNA和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Bax mRNA表达水平(P<0.05)。苦参碱与AKT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的表达,调节凋亡因子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细胞炎症相关因子TNF-α和IL-1α的浓度有关。
- 方晓琳李海舰赵秋婵李莉娟宋少华
- 关键词:苦参碱皮肤鳞状细胞癌PI3K/AKT信号通路增殖凋亡
- 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AMI)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AMI患者7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非AMI的冠心病(CHD)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含量;分析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水平在AMI患者中明显高于非AMI的CHD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
- 李丽华方晓琳李莉娟赵秋婵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磷脂酶A2作为糖尿病患者高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评估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以糖尿病为基础疾病,探讨伴发高血压和冠心病后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与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发高血压患者、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4组研究对象Lp-PLA2水平,同时分析Lp-PLA2与多个疾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64.5±31.62)ng/ml,Lp-PLA2含量在糖尿病患者(218.6±47.15)ng/ml(P<0.001)、糖尿病伴发高血压患者(247.03±44.51)ng/ml(P<0.001)以及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360.13±184.53)ng/ml(P<0.001);同时仅在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患者中Lp-PLA2与糖化血红蛋白(P=0.033)和纤维蛋白原水平(P=0.014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p-PLA2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评价指标。
- 李莉娟方晓琳宋少华曹东林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
- 探讨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
- 2013年
-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检验对男性不育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90例不育症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精液并对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活动力、精液中白细胞数量、精液量及精液液化时间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 390例患者中,精子密度在0.2亿/mL以上的患者共302例,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52例,占17.2%;精子密度在0.2亿/mL以下的患者共88例,其中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61例,占69.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越高的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越低(P<0.05),死精与无精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高达75.6%、70%;精子活动力越差,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检出率越高(P<0.05),精液中白细胞计数越高,抗精子抗体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抗精子抗体检验在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杨华文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
-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不育症精子活动力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究和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检查的210例孕妇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验项目,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包含HBsAg、HBeAg、HBsAb、HBeAb、HCV、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及高危妊娠(包含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阳性检出率(10.5%)明显高于对照组(1.0%),研究组患者高危妊娠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患者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有助于临床尽早发现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潜在危险因素,并及时给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从而有助于降低其高危妊娠发生率和提升其生育质量。
- 宋少华李莉娟赵秋婵李丽华方晓琳
- 关键词:产前检查
- 槐果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TGF‐β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槐果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殖、凋亡以及TGF‐β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数生长期)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以及槐果碱给药组(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Bcl‑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qPCR法)以及TGF‐1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子对接验证槐果碱与TGF‐β1的结合活性。结果槐果碱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5),还可浓度依赖性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P<0.05)。槐果碱可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Bcl‑2 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Bax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呈浓度依赖性。槐果碱与TGF‐β1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槐果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其抗肺癌活性可能与通过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 王婷李海舰曾伍姣李莉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槐果碱增殖凋亡
- 基于生物信息学检测PRKCD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1年
- 目的通过多个数据库对蛋白激酶Cδ(PRKCD)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PRKCD作为HCC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联合分析PRKCD基因在HCC中的预后价值及其调控机制。结果HCC患者PRK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不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PRKCD表达水平升高与年龄、肥胖、疾病不同阶段等因素均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RKCD表达水平与预后呈明显负相关(P<0.05);功能网络分析显示,PRKCD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结论HCC患者体内PRKCD表达水平升高,且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提示PRKCD有望成为HCC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李海舰曹东林
- 关键词:肝细胞癌生物信息学
- 白芷乙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白芷乙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5 g/kg)、白芷乙素低、中、高3个剂量组(6、12、24 mg/kg)。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通过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进行构建,造模当天灌胃给药,连续7 d。每天对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小鼠结肠进行病理学观察(HE染色);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以及化学发光法检测结肠组织SOD活性以及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损伤严重,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芷乙素和柳氮磺胺吡啶组以上指标均能明显改善,如降低DAI评分(P<0.05),减轻结肠组织损伤,减少结肠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结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P<0.05),升高结肠组织IL-10水平(P<0.05),升高SOD活性(P<0.05),降低MDA水平(P<0.05),降低结肠组织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白芷乙素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抗氧化损伤以及调节TLR/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宋少华李海舰李莉娟方晓琳
- 关键词: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炎症
-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评价Cys-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苦味酸法,酶两点动力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61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浓度。结果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比血肌酐,血尿素氮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是一项准确可靠的估测GFR的指标。
- 李莉娟杨华文宋少华
- 关键词:肾功能损害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