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迎春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教育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呼啸山庄
  • 2篇话语
  • 2篇话语分析
  • 2篇盖茨比
  • 2篇《了不起的盖...
  • 2篇《呼啸山庄》
  • 1篇语篇
  • 1篇语篇连贯
  • 1篇语篇连贯分析
  • 1篇神经症人格
  • 1篇生态批评
  • 1篇收养人
  • 1篇黛玉
  • 1篇希刺克厉夫
  • 1篇连贯
  • 1篇防御
  • 1篇防御策略
  • 1篇被收养人

机构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河南教育学院

作者

  • 5篇李迎春
  • 3篇解琳

传媒

  • 2篇柳州职业技术...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英语研究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目的原则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话语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从语用目的原则出发,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高潮部分的人物对话冲突。对目的与目的层次、目的与策略手段、目的与地位和权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目的原则的分析模式同样适用于以冲突为主旋律的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分析。
李迎春解琳
关键词:话语分析
从场所依赖解读《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之“迷失”与“回归”被引量:6
2009年
从场所依赖出发来解读《呼啸山庄》中凯瑟琳自我的"迷失"与家园的"回归"。通过对地方认同和地方焦虑的分析,发现地方感的丧失造成了凯瑟琳的"迷失"。主人公因远离"家"而导致自我的"迷失",主人公自我的复归及回归"家"的过程也是重新得到地方认同的过程。
李迎春
关键词:呼啸山庄生态批评
目的原则视野下的《呼啸山庄》语篇连贯分析
2012年
本文试从语用目的原则下的目的与策略手段出发,分析《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创作目的及其在目的指引下采用的相应的叙事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目的原则的分析模式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中语篇连贯的分析。
解琳李迎春
关键词:呼啸山庄语篇连贯
目的原则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话语分析
2009年
本文试从语用目的原则出发,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高潮部分的人物对话冲突。通过对目的与目的层次、目的与策略手段、目的与地位和权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目的原则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以冲突为主旋律的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分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把文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的新途径、新方法。
李迎春解琳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话语分析
希刺克厉夫和林黛玉神经症人格之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应用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卡伦.荷妮的神经症人格来分析希刺克厉夫和林黛玉两种类型的被收养人自我认同失败的原因,及审视他们的内心冲突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同防御策略。
李迎春
关键词:神经症人格被收养人防御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