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霖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的方法建立及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和GPⅠb/IX)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并评价其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抗人血小板GPⅡb/Ⅲa(CD41a)、GPⅠb/IX(CD42b)单抗包被微球,将血小板从待测血液样本中分离并裂解,血小板裂解后与包被好的微球共同孵育,加入PE标记的羊抗人IgG多克隆抗体,上机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ITP组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自身抗体表达情况。将所测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值(MFI)与正常对照(3个不同正常人血样)MFI的均值进行比较,计算其比率。结果:ITP组该比率均值及范围:GPⅡb/Ⅲa:6.52(0.22~30.20),GPⅠb/IX:6.13(0.56~22.0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GPⅡb/Ⅲa:1.20(0.32~3.04),GPⅠb/IX:1.302(0.33~3.56);正常对照组比率均值及范围为:GPⅡb/Ⅲa:0.96(0.23~2.28),GPⅠb/IX:0.97(0.22~2.13)。ITP组2种自身抗体荧光强度比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以正常对照组上限作为界值,GPⅡb/Ⅲa比率大于2.025、GPⅠb/IX比率大于2.12定为阳性,则该方法对ITP诊断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81.5%,阳性预测值为84.4%。结论:应用流式微球技术对多种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联合进行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对ITP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可应用于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对ITP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金霖黄艳张琼丽卓家才杜新李明
- 关键词:流式微球技术血小板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