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延军
作品数:
4
被引量:8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尚彦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
夏邦栋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
林鹤鸣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
施斌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
李生林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天文地球
主题
2篇
膨胀土
2篇
走滑
2篇
下扬子区
1篇
地质
1篇
地质研究
1篇
岩石
1篇
岩石学
1篇
一级公路
1篇
粘土
1篇
粘土矿
1篇
粘土矿物
1篇
射线衍射
1篇
神经网
1篇
神经网络
1篇
土工
1篇
土体
1篇
土体结构
1篇
宁连一级公路
1篇
盆地
1篇
盆地沉积
机构
4篇
南京大学
2篇
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4篇
杜延军
2篇
林鹤鸣
2篇
夏邦栋
2篇
尚彦军
1篇
李生林
1篇
施斌
传媒
1篇
石油与天然气...
1篇
自然杂志
1篇
沉积学报
1篇
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1篇
1999
3篇
199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2
1999年
沉积中心呈左行斜列,等厚线呈卵形封闭,三组走滑断裂系统影响和控制沉积及火山岩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盆地呈菱形并以拉分性质为主,盆地中的地层层序显示内新外老的环形扩张结构,以及岩浆活动强烈等特征表明: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为一走滑引张盆地。进一步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演化阶段:碎屑沉积为主的早期阶段(J1+2)和岩浆活动为特征的晚期阶段(J3~K1)。
尚彦军
夏邦栋
杜延军
杜延军
关键词:
下扬子区
盆地
侏罗纪
下扬子区晚中生代逃逸构造初探
被引量:19
1997年
下扬子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前缘,自中三叠世拉丁尼克期开始的构造活动受走滑断裂控制。在南北边界走滑断裂围限下,下扬子中生代地块呈一西南窄而东北宽的楔形。在该楔形体内,晚白垩世盆地群呈现有规律的展布,西南部盆地为长条状,NENEE走向,规模小,发育山麓相冲积扇相沉积,具有氧化条件;东北部的苏北盆地为面状展布,EW走向,规模大,湖相沉积为主,具有还原条件;中部盆地为左行斜列,NNE走向,发育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与此相应,断裂构造及沉积岩、火成岩的发育及分布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上列地质事实表明,下扬子楔形地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逃逸,西南部为挤压区,东北部为引张区,中部为过渡区,形成一幅如同土耳其安那托利安新生代的构造逃逸系统。
尚彦军
夏邦栋
林鹤鸣
杜延军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晚白垩世
沉积学
岩石学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以宁连一级公路为例
被引量:12
1997年
以往用于膨胀土判别分类的定量手段,如模糊数学、灰色聚类法等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分类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膨胀土判别分类的新方法—BP神经网络模型,较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缺点,并具有容错能力强、客观性好等特点。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是合理的、可行的。
杜延军
关键词:
膨胀土
人工神经网络
粘土矿物
中国膨胀土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36
1997年
本文介绍以现代土质学研究为核心,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膨胀土的土体地质结构、物质组成、微结构、水土作用机理、土质改良、判别分类等进行详细研究的新进展;从土体成因、矿物、粒度、交换阳离子成分和微结构等内在因素揭示了其膨胀致害的机理;提出运用生石灰改良膨胀土可收到良好效果;运用塑性图判别膨胀土简易可行、判别可靠,对其分布地点,致害程度可准确发出预报,提早采取防灾、减灾对策。
李生林
施斌
杜延军
关键词:
膨胀土
工程地质
土体结构
X-射线衍射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