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纪富
- 作品数:4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能氧离子注入LN晶体光波导的色心形成
- 2012年
- 采用高能氧离子注入同成分铌酸锂(LN)晶体中制备离子注入光波导,对制备的光波导进行(200°C–500°C)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采用常规光谱法对退火后的光波导进行光吸收谱研究。研究发现,氧离子注入后会使LN晶体中的锂离子发生缺失,进一步偏离化学剂量比;随氧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锂离子缺失的现象会加重。研究还发现离子注入后样品的吸收强度增加,注入剂量增大,其光吸收强度也提高,说明经离子注入后产生的色心点缺陷数目随注入剂量而增加。研究表明,主要的吸收色心缺陷有氧空位、激化子、间隙原子缺陷及反位Nb离子捕获电子等缺陷,由于这些色心缺陷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氧离子注入LN晶体的光吸收强度的加强。在实验的退火温度范围内,这些色心缺陷消除程度不显著,在LN晶体采用氧离子注入形成的光波导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
- 杜纪富黄宁康
- 关键词:离子注入色心
- 预沉积Cu膜对不锈钢基体上沉积C-90%SiC涂层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C-90%SiC涂层涂覆在不锈钢废物包装桶的内壁上,可以有效防止放射性废物中氚的渗透,涂层与不锈钢基体材料的粘着性能是此类阻氚涂层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采用中频磁控溅射结合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C-90%SiC涂层,探索提高涂层粘着性能的方法,通过二次离子质谱和SEM形貌表征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预沉积一层Cu膜,可以使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元素混合效应大大提高,有利于提高涂层的粘着性能。
- 杜纪富孙彩霞
- 关键词:离子束混合
- 一种磷氮协同阻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氮协同阻燃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交联网络结构),其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和反应型磷氮阻燃剂95‑110重量份、胺类催化剂0.1‑0.3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05‑0.1重量份,匀泡剂1‑2份,发泡剂3‑5...
- 谢聪赵龙孙绍发杜纪富
- 文献传递
- 《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培养创新型的大学生人才,科学研究就必须走进大学生课堂.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以科研项目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渗入到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本文尝试在其主干课程《核技术应用》中进行科学研究内容、方法的渗透,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思维.
- 杜纪富孙彩霞
- 关键词:核技术应用
- 一种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光的中子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辐射屏蔽材料技术领域。1)将偶联剂溶于适量丙酮,加入纳米氧化钆后,超声处理30‑50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钆;2)将PC基料在120‑130℃条件下干燥至...
- 熊厚华高洁杜纪富曾正魁陈志远
- 文献传递
- 辐射接枝合成高性能半金属选择性吸附材料
- 赵龙杜纪富董珍赵根堂杨磊古馨张光学谢聪
- 一、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先进制造、核技术应用领域,通过电子束辐射技术进行新型高性能选择性半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 二、主要内容该研究采用辐射技术和乳液聚合相结合,在不同的基材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中间体,完...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产工艺
- 咸宁市瓷砖内放射性水平测量研究
- 2017年
- 为了确认咸宁市销售的瓷砖是否存在放射性超标,对咸宁市9种品牌瓷砖共27个样品进行了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量,采用BH1324 F型环境γ低本底谱仪,详细测量其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及计算各自内、外照射指数。结果显示,所测瓷砖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范围分别为:65.05-204.64Bq/kg、59.56-279.19Bq/kg、495.40-1398.87Bq/kg;内照指数为:0.42-0.93,外照指数为:0.71-0.97。对照国家相关规定,所测的瓷砖内放射性水平均在允许的限值范围内,且属A类建材,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 熊厚华陈志远曾正魁杜纪富胡永红刘宏章陈圣江
- 关键词:瓷砖放射性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
- 加热处理的SiC-C涂层注H^+前后表面形貌及其Si分布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提高放射性废物包装用的不锈钢材料的阻氚性能,采用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低Z材料的SiC-C涂层,对50%SiC-C涂层进行不同条件的加热处理以及随后进行的剂量为1×1018/cm2H+的注入,研究涂层微观结构的变化,该研究为涂层的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混合沉积在不锈钢基体上的50%SiC-C涂层经加热处理后会发生涂层元素的扩散迁移。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发生颗粒凝聚晶化现象;氢离子注入会产生非晶化效应,同时导致涂层元素Si向表面及界面的增强迁移。
- 杜良曾俊辉张东杜纪富杨淑勤任丁刘宁黄宁康
- 关键词:离子注入表面形貌
- 一种高浓度氚气在线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氚气在线测量装置,属于氚气探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密闭的探测密封室、真空耦合腔和样品密封室,样品密封室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韧致辐射靶膜、能够对韧致辐射靶膜进行加热的加热层和样品室壳体,韧致辐射靶膜材...
- 曾正魁熊厚华陈志远 汪志伟杜纪富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和添加Cu对SiC-C涂层与基体混合效应的影响
- 2009年
- 在不锈钢基体上用离子束混合技术沉积SiC-C涂层,为有效提高SiC-C涂层与不锈钢基体元素的混合效应,采用涂覆后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以及在不锈钢基体上预沉积Cu薄膜的方法,试图改善SiC-C涂层与基体的混合效果。通过二次离子质谱(SIMS)测试分析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组份分布。结果表明,加热处理可以提高SiC-C涂层组元向基体的内扩散,但效果不甚显著。添加Cu层以及随后的加热处理可极大提高与不锈钢基体的混合程度。
- 曾俊辉杜良张东杜纪富杨淑勤黄宁康
- 关键词:CU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