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卿

作品数:19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脓毒
  • 3篇休克
  • 3篇休克患者
  • 3篇血管
  • 3篇血肿
  • 3篇早期液体复苏
  • 3篇内血肿
  • 3篇脓毒症
  • 3篇重症
  • 3篇综合征
  • 3篇颅内
  • 3篇颅内血肿
  • 3篇甘露醇
  • 3篇PICCO
  • 2篇血管外肺水
  • 2篇血管外肺水指...
  • 2篇氧分压
  • 2篇液体管理
  • 2篇预后
  • 2篇使用甘露醇

机构

  • 19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9篇杨卿
  • 12篇徐巍
  • 12篇唐坎凯
  • 10篇陈志冬
  • 8篇董朝晖
  • 6篇温晓红
  • 4篇陶星法
  • 4篇薛中杰
  • 3篇嵇朝晖
  • 2篇姚林华
  • 2篇邵学平
  • 2篇张颖
  • 1篇陆文明
  • 1篇李文放
  • 1篇吴玉琴
  • 1篇章兰英
  • 1篇翁惠英
  • 1篇钟莉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联合黄芪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08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重症感染、休克和大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50%-90%^[1-3]。大黄是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能保护细胞的完整结构,维持细胞间紧密联结,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MODS^[4-5]。
董朝晖邵学平温晓红章兰英杨卿嵇朝晖唐坎凯李文放
关键词: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重病患者改善微循环严重创伤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48例AKIS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依据住院期间28 d内是否发生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67)、存活组(n=81);分析AKIS患者28 d内预后病死率,分别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如下因素:性别、年龄、BMI、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脓毒症严重程度、AKI分级、器官衰竭数量、机械通气、CRRT治疗、血管活性药物、低白蛋白血症、PCT、CRP、血乳酸、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等。结果148例AKIS患者28 d内病死率为45.27%(67/148);影响AKIS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2.550)、脓毒症休克(OR=5.349)、AKI分级(OR=4.406)、器官衰竭数量(OR=3.347)、机械通气(OR=3.983)、低白蛋白血症(OR=3.022)、PCT(OR=6.013)、APACHEⅡ评分(OR=2.770)等。结论AKIS患者住院期间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应根据筛选出的高危因素,进行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AKI,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吴玉琴刘凤琪杨卿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影响因素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 观察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持续行肠内营养的60例危重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每天监测2次,指导肠内营养实施;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回抽法,每4小时监测胃残余量进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1周后血红蛋白、血清前清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18.23±11.58)g/L、(280.56±16.88)mg/L和(33.83±7.42)g/L,同时期对照组三项营养指标分别为(108.98±11.64)g/L、(274.53±15.28)mg/L和(30.57±5.62)g/L,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3例、腹泻6例、胃潴留5例;对照组出现呕吐5例、腹泻9例、胃潴留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为(3.05±0.68)d,对照组为(5.02±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9.52±1.26)d,对照组为(11.47±1.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更科学地指导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方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更快地达到目标喂养量,提高营养指标,缩短ICU住院时间。
钟莉陆文明董朝晖唐坎凯杨卿徐巍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超声检查
呼出气NO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唐坎凯刘凤琪朱冰楠邵学平徐巍翁惠英杨卿褚丽
该项目收集ARD病人和正常人的APACHE II评分、呼出气NO、血清NO、氧合指数PaO<sub>2</sub>/FiO<sub>2</sub>和氧分压PaO<sub>2</sub>,结果发现发现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呼...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种供下肢受损病患自理的ICU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下肢受损病患自理的ICU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上设有床板,所述床板上设有接便孔,接便孔下方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导槽,接便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导块,导块嵌设于导槽内,接便器沿导轨移动;接便器顶...
陈志冬徐巍杨卿
文献传递
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者68例,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29例、严重脓毒症20例、脓毒性休克19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0例)与死亡组(28例),选择同期正常志愿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同期检测血浆PAF水平。比较各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PAF水平,并分析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与PA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PAF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各组PA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脓毒血症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正常对照组、存活组、死亡组血浆PAF水平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浆PAF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8、0.519,P均<0.05)。结论血浆PAF水平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杨卿徐巍唐坎凯陈志冬薛中杰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
唐坎凯温晓红董朝晖嵇朝晖徐巍陈志冬杨卿
文献传递
不同时间使用甘露醇对颅内血肿的影响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首次使用甘露醇对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7例自发性颅内中小量出血患者随机取样,在病后1~24小时内使用甘露醇脱水,经CT扫描比较使用首后颅内血肿变化,经卡方检验。结果:病后8小时内开始应用甘露醇的患者中,有85.7%的患者颅内血肿增大,而8小时以后开始应用甘露醇的患者,血肿增大率仅占17.2%(X^2=49.9,P<0.001)。结论:对自发性颅内中小量出血患者,以病后8小时以后开始应用甘露醇为宜。
杨卿陶星法张颖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甘露醇
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8
2012年
2006年《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的颁布,使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进一步规范化,指南中血流动力学目标是以MAP、CVP的达标作为复苏的终点,而其中CVP易受心血管顺应性、胸腔内压、机械通气等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更不能反映血管外肺水。
唐坎凯温晓红董朝晖稽朝晖徐巍陈志冬杨卿
关键词:早期液体复苏PICCO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顺应性心脏前负荷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24例ARDS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16例)与死亡组(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护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的一般情况、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心排指数和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第1天到第3天,存活组氧合指数逐天上升,EVLWI、血乳酸值逐天降低,而死亡组三个指标均逐天降低,三个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6,P<0.01),而EVLWI与CVP无明显相关性(r=-0.11,P=0.146)。第3天的EVLWI与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38±0.069,当EVLWI>8.5ml/kg时,预后评价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56.8%。结论 EVLWI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EVLWI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唐坎凯温晓红董朝晖姚林华徐巍杨卿陈志冬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呼吸窘迫综合症液体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