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卿
作品数:
4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胡长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李金
北京医院
徐忠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高晓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赵秀华
北京积水潭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中风
2篇
卒中
2篇
出血
1篇
代谢
1篇
代谢紊乱
1篇
血性
1篇
血压
1篇
再出血
1篇
脂质
1篇
脂质代谢
1篇
脂质代谢紊乱
1篇
数据库
1篇
数据库研究
1篇
缺血
1篇
缺血性卒中
1篇
脑出血
1篇
脑卒中
1篇
基线
1篇
高血压
1篇
多中心
机构
4篇
首都医科大学...
2篇
北京积水潭医...
2篇
北京医院
2篇
首都医科大学...
2篇
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4篇
杨卿
3篇
胡长梅
2篇
王文志
2篇
龙洁
2篇
赵秀华
2篇
高晓兰
2篇
徐忠宝
2篇
李金
1篇
陈桂荣
1篇
李艺影
1篇
高晓兰
传媒
2篇
中国慢性病预...
1篇
中华神经外科...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1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997年
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防治毕继恕1高晓兰1胡长梅2杨卿2我国从70年代开始,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就跃居全死因的前三位,三种病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70%~75%〔1〕。加之近年来糖尿病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约以每年0.1%的速度增加着,其死亡率也...
毕继恕
高晓兰
胡长梅
杨卿
关键词:
脂质代谢紊乱
脑卒中数据库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资料分析
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结果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中完全性卒中944例,TIA56例。脑出血占23.4%;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6%,动脉硬化性梗塞占52.1%。各类卒中几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但发病年龄偏低,且女性为多,占59%。脑梗塞发病后在24小时内就诊者仅占约五分之一。糖尿病、心脏病、TIA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甘油三酯水平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为高。结论高血压在导致各类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心脏病、TIA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甘油三酯增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高晓兰
王文志
胡长梅
胡长梅
龙洁
杨卿
赵淑清
龙洁
赵秀华
李艺影
李金
陈清棠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风
数据库研究
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多中心脑卒中数据库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调查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由北京市七家医院共同完成。抽取观察样本中首次发病的552例卒中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361例,出血性191例。结果: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组糖尿病、TIA、心脏病史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P<0.05~0.01)。本人高血压史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两组中分别占62.8%和59.0%。入院时血压:出血性组显著高于缺血性组。血糖均值女性缺血性卒中高于出血性卒中患者(P<0.01)。缺血性卒中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高。其中男性甘油三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均值女性出血性卒中组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结论:高血压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TIA、心脏病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有关;
高晓兰
胡长梅
胡长梅
杨卿
王文志
陈清棠
杨卿
龙洁
徐忠宝
赵淑清
李金
关键词:
中风
出血性
再次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00年
为探讨高血压患者再次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收集了 2 2 1例脑出血病例 ,随访观察 3~ 6年。其中 4 7例发生再次出血 ,再发生率 2 1 %。并研究了再次脑出血与血压、性别及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 :脑出血再次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P <0 .0 5) ,脑出血再发生的病例预后较差 ,仅 2 5%的病人可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提示 :预防高血压和控制首次脑出血后血压水平是减少脑出血死亡和致残的重要途径。
陈桂荣
杨卿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再出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