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七总皂苷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NS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AO/EB双荧光染色法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及死亡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周期变化;RT-PCR检测mTOR信号通路主要分子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cyclinD1蛋白及mTOR信号通路主要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00—800rtg/mL的PNS作用于K562细胞后能够抑制细胞增殖。PNS能够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促使K562细胞发生凋亡。并且下调cyclinD1蛋白表达,促使K562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PNS能够抑制K562细胞mTORmRNA表达,降低mTOR蛋白和磷酸化蛋白p-mTOR(Ser2448)、p-p70S6K(Thr229/389)及P-4E-BP1(Thr37/46)的表达,从而抑制mTOR信号通路活性。结论PNS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使其发生周期阻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NS抑制mTOR信号通路活性、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及抑制cyclinD1蛋白表达有关。
- 李玉云翟玮玮杨向荣丁娟阚立新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K56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
- 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Fas基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Fas基因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Fas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株,为下一步使用低表达Fas基因的UC-MSCs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人Fas基因mRNA序列作为干扰靶点,设计4组靶向Fas的shRNA序列,合成寡核苷酸,与经过BamHI、EcoRI双酶切后的LV3载体连接获得重组慢病毒,通过感染293T细胞对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度测定。体外培养人UC-MSCs,使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UCMSCs,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细胞中F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以及基因测序鉴定证明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悬液滴度为3×108TU/ml。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的Fas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iRNA能有效沉默UC-MSCs中Fas基因的表达。
- 王露翟玮玮杨向荣王芳李见张强李玉云
- 关键词:慢病毒SIRNAFA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三七总皂苷抑制K562细胞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m 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NS(50~800μg/m L)干预体外培养K562细胞24~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PNS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及凋亡状况;RT-PCR检测m TOR、p70S6K、4E-BP1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 TOR、p70S6K、4E-BP1及p-m TOR、p-p70S6K、p-4E-BP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800μg/m L的PNS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P〈0.05),促进K562细胞凋亡及死亡(P〈0.05),PNS对K562细胞72 h的IC50为(229.07±2.36)μg/m L;100、200、400μg/m L PNS作用于K562细胞72 h后m TOR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且磷酸化蛋白p-m TOR(Ser2448)、p-p70S6K(Thr229/389)及p-4E-BP1(Thr37/46)表达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 PNS能够抑制K562细胞m 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这可能是PNS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 翟玮玮李玉云杨向荣于北凯王露李见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K562细胞M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正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对恶性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6代hUC-MSCs上清液,使用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exosomes;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exosomes形态并分析其直径和直径分布范围等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hUC-MSCs来源的CD44、CD73标志物。将exosomes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检测exosome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4和INF-γ的分泌量。选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株,加入exosomes共培养,应用MTT法、PI/AnnexinⅤ双染流式法检测exosomes对癌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组织贴壁法成功分离hUC-MSCs,传代后呈长梭状生长。电镜观察分离得到的exosomes为椭圆形膜性小囊泡,经统计得出其直径在6.8~78.1nm之间,且分布比较集中。流式细胞术测得exosomes高表达黏附分子CD44(54.1%)与干细胞标志物CD73(31.5%),MTT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exosomes均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且抑制细胞因子IL-4和INF-γ的分泌,呈现剂量依赖性。体外实验表明exosomes对K562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结论 hUC-MSCs来源的exosome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 杨向荣丁娟徐正阳王珏纪红梅李玉云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