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NSCLC患者60例,分为NP方案联合消癌平注射液组(治疗组)30例及单纯NP化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均未行放化疗。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NSCLC的疗效较好,能稳定病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
- 杨宏吕爽王珏张翠英
- 关键词:消癌平注射液NSCLC化疗
- CerbB-2与E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50例原发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CerbB-2的阳性率为29.33%,CerbB-2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ER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的CerbB-2与ER检测对于临床治疗及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张翠英杨宏李卉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30例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确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mFOLFOX6)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43.3%),疾病控制率(90.0%)高于对照组(8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化疗耐受性,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 杨宏李慧张英张翠英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生活质量
- 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Cadherin-Catenin复合体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种蛋白在胃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26例标本的组织芯片制备成功。其中E-cad在4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7%,80.7%,55%和53.8%,胃癌组与正常胃和胃炎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而β-cat的阳性率分别为93.3%,57.7%,55%和49.2%,其中胃癌组,胃上皮非典型增生,胃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与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结论:建立了组织芯片技术平台,本研究中E-cad、β-cat的表达下调指示二者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胃癌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cad、β-cat可作为预测胃癌发生和发展的肿瘤标志物。
- 杨宏张翠英戴志坚扎那顺巴雅尔
- 关键词:Β-连环素胃癌组织芯片
- β-cat及EGFR在胃癌癌变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y,TMA)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种蛋白在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制备成功。β-cat在四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57.7%、55.0%、49.2%,其中胃癌组、胃上皮非典型增生组、胃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5)。EGFR在四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9.2%、45.0%、56.9%,胃癌组与正常组和胃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胃上皮非典型增生组与正常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P>0.05)。β-cat与EGFR二者则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中β-cat的表达下降与EGFR的表达升高提示二者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二者表达失衡在胃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联合检测β-cat和EGFR可作为预测胃癌发生和发展的肿瘤标志物。
- 杨宏张仲
- 关键词:Β-连环素胃癌组织芯片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自2005年2月-2006年2月用吉非替尼250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2例(6.25%),PR5例(15.63%),有效患者共7例(21.88%);SD15例(46.88%),其中持续时间≥24周者14例;故临床获益率为65.63%[(2+5+14)/32];PD10例(31.2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15例(46.88%),恶心8例(25%),腹泻7例(21.88%),皮肤干燥4例(12.5%),乏力2例(6.25%),其它如发热、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副反应发生率均<5%。实验室指标未发现异常。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张翠英杨宏陈彦俊
-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 肺癌组织中HIF-1a及VEGF表达水平与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 HIF-1a 及 VEGF 表达水平与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0年 7月-2012年 7月在本院治疗的肺癌患者 120例,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均給予...
- 杨宏张翠英杜家乐何敏武家
- 关键词:肺癌HIF-1AVEGF盐酸埃克替尼临床预后
- VEGF及HIF-1在凯美钠治疗肺腺癌中的变化及意义
-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HIF-1a及VEGF表达水平与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均給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
- 杨宏
- 关键词:HIF-1AVEGF盐酸埃克替尼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