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防接种
  • 4篇接种
  • 3篇预防接种不良...
  • 3篇接种不良反应
  • 3篇监测分析
  • 2篇疫苗
  • 2篇腮腺炎
  • 2篇水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痘疫苗
  • 1篇预防接种门诊
  • 1篇水痘疫苗
  • 1篇统计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满意度
  • 1篇满意度调查
  • 1篇门诊

机构

  • 9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9篇应颖
  • 9篇杨志强
  • 7篇彭臻
  • 5篇吴慧芬
  • 4篇陈佳婧
  • 4篇蒋丽丽
  • 3篇邵晓丹
  • 2篇邓海巨
  • 2篇张继光
  • 2篇赵丽丽
  • 2篇李沪
  • 1篇王宇

传媒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二〇〇七年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7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上海市普陀区2008—2012年水痘突破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水痘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学校及幼托机构中水痘聚集性疫情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457人,其中原发病例871例(53.2%),突破病例586例(35.8%);2008—2012年突破病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6.0%,27.8%,38.8%,47.9%及53.8%。水痘突破病例出现发热及疱疹症状的比例均低于原发病例(χ2值分别为62.014,39.681,P值均〈0.01)。突破病例主要集中于水痘疫苗接种后4~8 a,其中接种后第4年突破病例比例最高(16.9%);接种后0~2 a,3~5 a,6~8 a,9 a及以上发生水痘突破病例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8.8%,19.0%,26.5%及41.1%,出现疱疹症状的比例分别为53.1%,70.3%,80.7%和82.2%。结论 2008—2012年普陀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比例呈上升趋势,突破病例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疫苗接种时间有相关性。建议尽快开展水痘疫苗两针法免疫。
邵晓丹蒋丽丽彭臻陈佳婧杨志强应颖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统计学
上海市普陀区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价
2011年
[目的]总结2009年普陀区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扩大免疫实施前后的接种率调查、不良反应监测和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疫情等资料。[结果]扩大免疫实施后共调查526名适龄儿童,相关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95%;不良反应报告率为81.44/10万;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针使传染病发病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部门间密切配合、充分准备、有效保障是大规模接种工作开展的基础;需进一步加大外来儿童的管理力度;加强主动发现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的力度,提高AEFI监测的敏感性;加强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流行特征的监测。
王宇应颖彭臻蒋丽丽杨志强陈佳婧
关键词:扩大免疫规划
2001~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普陀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VAESS)报告的疫苗不良反应。[方法]由各级免疫预防人员收集接种后不良事件,并填写统一表格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临床症状。确定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或偶合症,...
应颖蒋天兰吴慧芬彭臻杨志强
关键词:预防接种
文献传递
一起外来儿童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
<正>2004年3月24日~5月14日,普陀区内一所外来人员开办的学校中发生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爆发,累计病例55例,是普陀区近年来最大的一起学校中流腮的爆发疫情。 1 疫情简介 1.1 概况该校由外地来沪人...
应颖邓海巨吴慧芬杨志强金兰萍赵丽丽李沪张继光蒋天兰
文献传递
上海市普陀区1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普陀区儿童1剂次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接种后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icacy,VE)。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且居住于普陀区的1-7岁水痘病例,并根据性别、年龄、居住小区作为配比条件,在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内随机选择对照,与病例形成配对。结果 100对病例对照纳入分析。病例组、对照组的Var V接种率分别为77%、89%(x^2=17.26,P<0.01)。1剂次Var V对水痘的VE为80%(95%CI:32.37%-94.09%)。VarV对≥50个和<50个皮损的水痘的VE分别为92.28%(95%CI:76.42%-98.28%)、40.67%(95%CI:0.00%-74.55%)。结论 1剂次Var V对水痘和重症水痘具有良好的VE。建议开展2剂Var V接种,以更好地控制水痘暴发和突破病例。
彭臻应颖蒋丽丽邵晓丹陈佳婧巢贤俊杨志强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病例对照研究
一起外来儿童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被引量:9
2005年
应颖邓海巨吴慧芬杨志强金兰萍赵丽丽李沪张继光蒋天兰
关键词: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
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需求及满意度调查被引量:18
2013年
我国在实施计划免疫初期时,传统的接种方式主要为人户接种或在村卫生室突击接种。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普陀区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以日开设的预防接种门诊。普陀区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的市郊结合部,常住人口129.7万,辖9个街道(镇),设有lO个接种门诊。
彭臻应颖邵晓丹蒋丽丽陈佳婧杨志强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儿童家长满意度计划免疫
2001~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普陀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VAESS)报告的疫苗不良反应。 方法:由各级免疫预防人员收集接种后不良事件,并填写统一表格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临床症状,确定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或...
应颖蒋天兰吴慧芬彭臻杨志强
关键词:预防接种
文献传递
2001~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 分析普陀区2001~2004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VAESS) 报告的疫苗不良反应. [方法] 由各级免疫预防人员收集接种后不良事件,并填写统一表格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临床症状,确定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或偶合症,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 2001~2004年,普陀区开展了14种疫苗912 938人次的接种,报告9种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504例,其中一般反应443例,异常反应58例,偶合症3例.9种疫苗的一般反应以弱、中度的局部红肿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wP)的一般反应报告率最高(359.27/10万),而且随接种针次的增多而升高.地鼠肾乙脑灭活疫苗、DTwP和卡介苗同时报告了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率报告分别为29.25/10万、27.56/10万和8.44/10万.乙脑灭活疫苗的第4针异常反应率最高,而DTwP第二针异常反应率高于其它针次. [结论] 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掌握禁忌证,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以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继续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敏感度.
应颖蒋天兰吴慧芬彭臻杨志强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