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珊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从战略高度研究我国会计改革
- 1992年
- 在改革实践中,微观方面的会计改革探讨较多,而且在许多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步子,但从宏观战略高度来研究、探讨的较少.经济体制改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深入下去,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控制也在不断地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而转向依靠经济、法律等手段控制,而作为会计管理模式也应适应这一转轨变型,建立一套以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与建立会计准则为中心的间接控制型会计模式.目前,理论界已开始有些同志提出在组织体系方面探索如何来保证这种间接控制型的宏观会计模式.笔者认为,在中央可以设立最高权威性机构——国家会计局,统一领导全国会计工作,相应地按直线型省、地区、县也设立会计局.统一的会计准则等由中央国家会计局制定,并负责向各部门、地区解释、说明.我国原有的会计模式是一种会计信息纵向传递的模式,政府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主要所有者,同时又是法权的象征,其主要特色合法性、统一性,通过纵向传递方式,逐级汇总上报会计报表而得到集中表现.
- 李红琨杨珊华
- 关键词:会计改革宏观会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工作经济改革会计事务
- 必须打破“多借多贷”的禁区
- 1992年
- 与西方财务会计不同,我国会计不允许做"多借多贷"的分录.这似乎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一条惯例.近年来,由于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时常碰到有"多借多贷"的业务,因此改革和取消这一"惯例"的呼声也时有所闻.笔者认为,必须尽快打破这一禁区,取消这条禁例.其主要理论根据如下:一、这条禁例不符合会计要客观真实反映的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可以说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但由于这条禁例,会计人员就不得不将本应用"多借多贷"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一分为二,将其用"一借一贷"和"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以两笔分录表示.这样本来是一笔完整的经济业务就被人为地扭曲了,经济活动没有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试看下例:设某公司原预付某厂货款900元,来货时有原材料800元,低值易耗品400元.因预付货款不足,
- 杨珊华
- 关键词:西方财务会计预付货款复式簿记复式记帐会计学家
- 日本管理会计之特色及其启示
- 1992年
- 杨珊华谢本移
- 关键词:管理会计标准成本制度成本计算法目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