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国文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外伤
  • 7篇脑损伤
  • 6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3篇血肿
  • 3篇手术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外伤性
  • 3篇颅内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尿激酶
  • 2篇重症
  • 2篇外科
  • 2篇脑外伤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激酶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17...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林国文
  • 17篇王文浩
  • 10篇陈文彬
  • 8篇杨少春
  • 6篇张永参
  • 5篇罗飞
  • 3篇孔培成
  • 3篇郁毅刚
  • 1篇黄国河
  • 1篇郑庆亦
  • 1篇方陆雄
  • 1篇胡永狮
  • 1篇张嘉林
  • 1篇路迪生
  • 1篇汤秋华
  • 1篇王瑜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顽固性脑水肿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顽固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3例,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加用高压氧治疗(0.2MPa,吸纯氧40min×2次,其间吸空气10min)。B组47例,为常规治疗组,在使用甘露醇、速尿的基础上加用甘油及七叶皂苷等药物治疗。结果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顽固性脑水肿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结论对临床众多的外伤性顽固性脑水肿患者来说,高压氧治疗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方法。
王文浩杨少春陈文彬林国文
关键词:高压氧脑水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锥孔冲洗引流158例临床分析
2003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头部外伤3周后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目前治疗已较简单,但治疗不当仍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我科1992年1月-2002年1月治疗CSDH 1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陈文彬王文浩林国文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合并其它部位损伤的处理体会
1997年
张永参林国文王文浩郁毅刚
关键词:颅脑损伤其它部位损伤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林国文王文浩方陆雄张嘉林
关键词:颅内肿瘤手术治疗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初步探讨
1994年
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初步探讨363000漳州解放军第175医院孔培成,王文浩,林国文,张永参近20年来由于CT的应用,颅内小血肿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对颅内血肿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传统观点。非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小血肿,近几年国内已有报...
孔培成王文浩林国文张永参
关键词:创伤脑损伤颅内血肿药物疗法
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丘脑下部伤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亚低温及 Ca2 +拮抗剂对丘脑下部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4 6例病人 ,分为亚低温联合 Ca2 +拮抗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0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及 Ca2 + 拮抗剂治疗 ,肛温控制在 30~ 33℃ ,持续 3~ 10天 ,伤后同时给予尼莫同静滴。对照组肛温控制在 36 .5~ 37℃ ,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糖、血气、血电解质。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 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伤后早期的高血糖显著下降 ,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联合 Ca2 + 拮抗剂治疗丘脑下部伤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
杨少春王文浩林国文罗飞陈文彬
关键词:亚低温钙拮抗剂预后
依托野战医疗方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2003年
杨少春王文浩林国文陈文彬罗飞
关键词:医疗方舱重型颅脑外伤野战重型颅脑损伤切口感染率
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7月~2002年1月期间收治的1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颅脑损伤合并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病人,除1例之外,其余均在静滴胰岛素及胃内注水治疗后2 d内,高血糖、高血渗得到控制.17例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病例占同期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1.76%.死亡3例,死亡率17.6%.结论对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中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至关重要.
王文浩杨少春陈文彬林国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渗性昏迷脑外伤
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中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测定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O的浓度,探讨其在脑外伤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7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O浓度,根据诊断及哥氏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挫裂伤组及其复查组血清中NO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GCS<9分)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轻度组NO浓度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外伤伤情加重,血清中NO浓度升高。NO在器质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时,浓度显著升高。并随再灌注期持续升高起损伤作用。
郁毅刚张永参胡永狮林国文王文浩汤秋华路迪生王瑜
关键词:颅脑损伤一氧化氮
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治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治方法。方法对近两年来临床工作中发现的27例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V)证实,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首剂20万U,每日增加5万U。最大剂量达100万U。结果19例再通,7例建立侧支循环,1例死亡。结论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腰穿颅内压大于300mmH2O的病例、跨窦骨折的病例、病情平稳后又出现反复(如头痛加剧、呕吐等)而复查头颅CT无异常的病例,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或深静脉血栓形成。MRV成像是脑静脉窦或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首选方法。
王文浩杨少春陈文彬林国文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尿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