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在兔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 (DS SRMP)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 ,研究DS SRMP的吸收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DS SRMP在体内 0~ 8h的吸收速度符合表观零级动力学过程 ,其Ka0 =12 .14 % /h。结论 :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 ,DS SRMP缓释效果明显 ,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缓 ,持续作用时间长 ,可减少给药次数。该缓释制剂相对于其普通片剂具有释药稳定 ,生物利用度高 。
- 林宁肖学成王蓉丁广林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药动学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DS- SRC) ,并对其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 DS-SRC的释放度 ,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 ;并测定了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研究 DS- SR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DS- SRC体外释放曲线符合 Higuchi方程 ;该制剂相对于普通片剂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体内外试验表明 DS-
-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丁广林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放度生物利用度
- 阿司匹林缓释胶囊的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缓释胶囊 (A -SRC) ,并对其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A -SRC的释放度 ,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 ;测定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研究A -SR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A -SRC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该制剂相对于其普通片剂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A -SRC缓释效果明显 ,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缓 ,持续作用时间长 ,可减少给药次数 ;由于A -SRC采用轻质辅料具漂浮性能 ,缓慢释药 ,因而有利于降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李元宏丁广林
- 关键词:阿司匹林缓释胶囊释放度生物利用度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DS -SRC) ,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S -SRC的释放度 ,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 DS -SRC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 ;该制剂比普通片剂释药稳定、持续作用时间长。结论 体外试验表明DS -SRC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王蓉丁广林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药特性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栓剂的含量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制备吡罗昔康 (PIX)栓剂 ,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IX栓剂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C1 8柱(5 μm,5mm× 2 5 0mm) ;以甲醇 磷酸盐溶液 (5 0∶5 0 )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1 ;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 :3 60nm ;灵敏度 :0 .0 4AUFS。结果 :在 15 .96~ 5 5 .86μg·ml- 1 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2 ) ,平均回收率为10 0 .6% ,相对标准偏差为 1.1%。结论 :该方法可靠 ,稳定 ,灵敏度高 ,适用于吡罗昔康栓剂的质量控制。
- 林宁谢云莫甦杜九龄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非甾体抗炎药
- 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 (DS SRMP)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选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为阻滞剂制备了DS SRMP ,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DS SRMP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Kr0 =8.78%·h-1(t≤ 8h)。结论 :DS SRMP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 ,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
-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丁广林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体外释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