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东
- 作品数:28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闭孔神经前支修复股神经肌支的应用解剖研究
- 周军林浩东
- 健侧骶1神经根移位修复腰骶丛撕脱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健侧骶1神经根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撕脱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4只猕猴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切断右侧L6神经根,对照组行假手术,暴露L6神经根后不做特殊处理.术后3周和8周行电生理、肌肉湿重和组织学...
- 林浩东陈爱民侯春林
- 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固定星形六部分髌骨骨折的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比较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与张力带钢丝环扎固定星形6部分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为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具尸体标本的双侧膝关节制备星形6部分髌骨骨折模型后,左右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标本称重后分别采用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和张力带钢丝环扎法固定髌骨骨折。然后,将两组膝关节标本使用定制夹具固定至CMT5105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前测量髌骨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行伸膝负荷试验,记录标本从屈膝90°至伸直位时的伸膝负荷;并按伸膝负荷对标本模拟屈膝90°生理抗重力伸膝过程,记录内固定失败时的循环负荷次数和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结果生物力学测试前,两组标本质量、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690;t=0.650,P=0.530)。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两组伸膝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0,P=0.638);试验组内固定失败时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小于对照组,循环负荷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6,P=0.013;t=2.277,P=0.046)。其中对照组失败原因均为钢丝结松动后从克氏针上滑脱;试验组5例(83.3%)螺钉从正上极骨折块脱出,1例(16.7%)螺钉从正下极骨折块滑脱。结论对于星形6部分髌骨骨折,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固定后力学性能较张力带钢丝环扎方法固定更佳。但该类型骨折属严重粉碎型,内固定后早期过度活动仍存在移位风险。
- 蒙德鹏欧阳跃平陈汇浩周军谢铮林耀发林浩东侯春林
-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生物力学
- 胫神经近端肌支移位修复高位腓深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胫神经近端不同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的疗效。筛选出最优的供体神经支。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6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外侧头肌支组:腓肠肌外侧头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内侧头肌支组:腓肠肌内侧头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比目鱼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空白组。术后4周和8周进行行为学、电生理、肌张力、肌肉湿重、组织学检测,评价各组腓深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胫神经不同肌支修复腓深神经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大鼠右足能背伸,足趾能完全张开:空白组跛行步态,右足不能背伸,右足趾不能张开,肌肉萎缩明显。术后4周:刺激坐骨神经,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胫骨前肌可引出CMAP,其波幅恢复率分别为(33.60±2.22)%、(33.07±2.38)%、(35.91±2.02)%,术后8周分别为(67.16±5.74)%、(66.56±3.18)%、(73.17±5.33)%,优于空白组[分别为(7.71±1.05)%、(7.84±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时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胫骨前肌强直收缩力恢复率、胫骨前肌肌细胞截面积恢复率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目鱼肌支组各项指标优于外侧头肌支组及内侧头肌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神经近端不同肌支均可用于修复腓深神经.其中比目鱼肌支可能为首选供体神经。
- 陈汇浩宗海洋蒙德鹏蔡雨卫侯春林林浩东
- 关键词:神经转位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
- 脊髓损伤后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利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根,通过与硬膜内骶神经前后根分别吻合的方法建立人工膀胱反射通路,重建膀胱生理反射弧的有效性。
方法:取3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
- 林浩东侯春林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文献传递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选择被引量:24
- 2018年
-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加,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其中约70%为老年患者且我国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亦被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其治疗难度大,应被重点关注㈦。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物材料学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也不断发展。
- 林浩东周军
-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
- 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膀胱组织胰岛素受体的变化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失神经支配大鼠膀胱组织胰岛素受体的变化规律,探讨胰岛素受体在膀胱失神经支配后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破坏脊髓圆锥,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处死,取膀胱组织.进行湿重测量和胰岛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膀胱湿重.对照组大鼠分别为(0.089±0.022)g、(0.094±0.038)g、(0.106±0.112)g和(0.102±0.048)g,实验组大鼠分别为(0.092±0.026)g、(0.110±0.034)g、(0.538±0.098)g和(1.528±0.462)g,术后1d、1周时的膀胱湿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膀胱湿重.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膀胱组织中胰岛素受体阳性率.实验组分别为60%、100%、100%和80%(其中强阳性率为55%),对照组分别为20%、40%、40%和0%(无强阳性例数),实验组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组织失神经支配后胰岛素受体表达显著上升.恢复胰岛素受体功能可能是防止失神经支配后膀胱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退变的有效方法。
- 于荣华侯春林赵建国林浩东宗海洋林耀发
- 关键词:脊髓圆锥胰岛素受体膀胱失神经支配
- 膈神经移位和下干后股吻合重建臂丛损伤患者伸指功能
- 林浩东侯春林
- 电纺丝壳聚糖/聚乳酸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利用电纺丝壳聚糖/聚乳酸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方法。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制作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分别利用电纺丝壳聚糖/聚乳酸神经导管(A组)、自体神经移植(...
- 刘彦冬窦源东侯春林林浩东
-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导管电纺丝壳聚糖聚乳酸
- 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系列2)
- <正>目的:探讨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模拟试验测量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影响。结果:当体位使报警仪的中心支轴与地磁场平行时,地磁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监测结果没有影响;...
- 王剑火侯春林张伟郑宪友徐镇王万宏林浩东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地磁场脊髓损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