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玮
- 作品数:42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准文化产业的海外传播及其可能路径:以茶产业出口美国为例
- 本文讲述了中美茶文化的迥异是中国茶产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表现在营销和品饮文化折扣上.前者包括经营模式、品牌建构与销售策略三个方面,后者表现为排斥冲泡技巧要求较高的茶叶品种,文化附加值较低.突破这些障碍的有利因素包括:从市...
- 林玮
- 关键词:茶产业文化传播
- 文献传递
- 准文化产业的海外传播及其可能路径:以茶产业出口美国为例
- 从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茶叶海外传播的主要困境有二:一是中美经济发展阶段与市场环境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连锁、品牌两个营销方面;一是茶品饮文化的圆凿方枘——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认同程度极低,而现有的美国茶文化难以接纳中国茶产品...
- 林玮
- 关键词:出口贸易茶产品市场环境文化传播
- 城乡文化二元结构的破解之道及其社会指向——以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为着眼点
- 2012年
- 城乡文化二元结构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必须改变城乡文化二元结构。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行政手段难以发挥根本性的资源配置作用时,产业化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在于"出入城市",即乡村文化的市场引入和乡村文化的产品外推,使城市居民走"出"城市,乡村文化走"入"城市。产业化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必须注意以文化引导资本运行,必须以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奠定乡村组织基础为根本指向。
- 林玮
- 关键词:文化产业公民社会
- 论“身体”在现代中国的演变及其革命意味——以报告文学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
- 2012年
- 本文尝试以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报告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中所蕴涵的国民身体形象,勾勒中国人身体现代性在新旧中国交替时期文学中的演变,关注其所蕴涵的革命意味。从晚清开始的国家危亡为报告文学描绘具有革命意义的"东亚病夫"形象提供了语境,而救亡图存的努力则使得身体形象发生"国家化"的转向,这在战争、阶级对抗与体育报告文学中都有体现。新中国建立之后,报告文学的身体革命意味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题材上。为了证明先验的社会制度优越性,身体现代性在体育报告文学中发生了兼具国家化与意识形态化的变化。本文认为,报告文学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有待于社会研究的充分重视。
- 林玮
- 关键词:报告文学
- 河北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设的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
- 2013年
- 河北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可分为引导资金、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三条路径,分别存在杠杆调控与产业发展、政策诉求与体制改革、政府动员与市场配置间的冲突,需要依靠兼顾策略性与前瞻性的政策选择加以改善。
- 林玮
-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
- 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设的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
- 2013年
- 本文尝试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设的三条路径,对其政策选择与取向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关意见。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可分为政府引导资金、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这三条路径分别存在杠杆调控与产业发展、政策诉求与体制改革、政府动员与市场配置之间的冲突,需要依靠兼顾策略性与前瞻性的文化产业政策选择加以改善。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取向应向中小型文化企业倾斜,形成与京、津等地的差异化竞争和区域协作格局,通过完善产业中介和多层次融资体系,建立以社会建设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局面。
- 林玮
-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金融政策社会建设
- 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产业集群可分为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乡村为实践基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两种模式.中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创意缺失、产业...
- 林玮
-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行为
- 体育报告文学的身体话语演进(1949-1985年)被引量:1
- 2012年
- 20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曾兴极一时,尤其是反"冠军文学"套路而出现的问题报告文学,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报告文学的身体话语一直纠缠于国家与意识形态之间,冠军与国家的关系在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话语表现。这一现象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性问题的崛起而出现转向,注重运动身体独立审美价值的文本开始出现。
- 林玮
- 关键词:身体话语
- 体育报告文学的身体现代性——以《强国梦》为中心的文学社会学考察
- 本文尝试以《强国梦》为个案,考察身体现代性在体育报告文学中的呈现及其演变。本文认为,在体育报告文学的叙事中,竞技体育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而这一关联被新时期的启蒙话语所疏离。以赵瑜的《强国梦》为典型,个人...
- 林玮
- 关键词:文学社会学
- “准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集聚优势——以茶文化产业为个案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准文化产业"是指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依托特定的制造业而存在,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准文化产业集聚可分为产地集聚和市场集聚。前者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后者则多源于创意。准文化产业集聚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产品差异度低和对文化产业要素借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淡化其依附性、凸显独立性加以改观。在重视实用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借助特定制造业既有集聚,实现园区化建设;将文化和创意作为核心要素加以开发等是准文化产业实现集聚优势的重要途径。准文化产业应作为独立业态,参照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以调控,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行业经营。
- 林玮
- 关键词:产业集聚茶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