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玮
-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0.375%罗哌卡因在骨科腰椎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局麻药及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应用在骨科手术。方法 60例腰椎手术随机分为 A、B、C3组 ,A组用 0 .3 75 %罗哌卡因 ,B组用 0 .5 %罗哌卡因 ,C组用利地合剂于硬膜外腔注药 ,观察 3组病人药物的作用效果、时间 ,术中 HR、BP变化和下肢肌力变化。结果 A组和 B组均达到完全无痛 ,未追加局麻药 ,时间无显著差别 ,麻醉平面差别不显著 ( P>0 .0 5 )。A组患者下肢肌力 3~ 4级 ,显著高于 B组 2~ 3级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C组患者下肢肌力 0~ 1级 ,难以用来判断神经是否损伤。结论 0 .3 75 %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特点。骨科腰椎手术建议用 0 .3 75
- 林玮陈敏光林芩林玉冰
-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椎手术硬膜外麻醉
-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术中扩充血容量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晶花牌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简称晶花溶液 ,是国内首创的一种新型等渗血浆扩充剂 ,分子量小且极性大 ,半衰期仅 2小时。目的 探讨晶花溶液在抗休克和围麻醉手术期中能否有效扩充血容量 ,防治低血压。方法 选用 5 0例手术患者 ,在静滴乳酸钠林格氏液基础上快速输入该胶体液 2 5 0~ 10 0 0 ml,15~ 2 0 m l/ kg/ h。结果 70 %以上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至少半数以上患者血压基本稳定于正常。输入后心率也 (逐渐 )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扩容总有效率达 82 % (P<0 .0 1)。结论 扩容升压作用明显 ,又可节约血源 ,较强护肾利尿和改善微循环 ,对抗休克和手术患者有利。
- 林华阳王翔锋林玉冰陈敏光林玮刘飞
- 关键词:循环血容量休克输血胶体
- 骶管内注入小剂量吗啡加东莨菪碱用于肛肠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骶管内注入小剂量吗啡加东莨菪碱用于肛肠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肛肠手术患者3 2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观察术后8h、12h、24h、48h和第一次下地活动(术后4h)、排尿(6h)、排便(24h)时的VAS值。结果DA组均显低于C组(P<0.01)。甚至48h后仍有明显差别。结论超前镇痛是一种用药新概念,其依据是阻止中枢敏化形成,骶管内小剂量吗啡可减少手术引起的疼痛,由此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林玮陈刚林芩
- 关键词:吗啡肛肠手术超前镇痛
- 高乌甲素复合液硬膜外腔注射对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4
- 1996年
- 本研究观察高乌甲素复合液硬膜外腔注射对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副作用。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观察组,用高乌甲素12mg和布比卡因22.5mg的复合液(LB液);Ⅱ、Ⅲ、Ⅳ3组为对照组,分别单用高乌甲素12mg、布比卡因22.5mg、吗啡2mg,于术后切口复痛时,以单盲法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结果:镇痛起效时间是Ⅰ组、Ⅲ组快于Ⅱ组、Ⅳ组,镇痛效力强度是Ⅳ组>Ⅰ组>Ⅲ组>Ⅱ组,以上两项的Ⅰ、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单次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顺序是Ⅳ组>Ⅰ组>Ⅱ组>Ⅲ组,其中Ⅰ、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LB液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效能较单用高乌甲素可更快、更好地达到临床术后镇痛要求,且不良反应少,比吗啡安全。
- 陈敏光王其豪林玮林玉冰陈孔利刘飞林芩林华阳蔡宏达林求诚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镇痛中医药疗法
- 恩丹西酮用于曲马多PCIA预防全麻上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
- 2004年
- 目的:目前对恩丹西酮伍用于曲马多PCIA的剂量和用药方法少有研究,本研究曲马多PCIA应用恩丹西酮旨在探讨如何减少和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方法:60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单纯曲马多(30例),B组为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恩丹西酮4mg,PCIA药液中加入8mg(30例)。观察术后4h、8h内的恶心和呕吐次数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后4h和48h恶心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丹西酮静脉注射和持续泵入相结合能比较合理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 林玮陈敏光林芩林玉冰
- 关键词:恶心呕吐恩丹西酮曲马多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 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比较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用于单侧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临床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施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刺激器电流频率2Hz,起始强度1-2mA,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5%罗派卡因20mL,B组(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15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30、6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B组阻滞15min的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A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术后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外周神经阻滞,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起效快,术后镇痛维持时间长,术后对病人的活动能力限制少,是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较为适宜的局麻醉药。
- 林玮林芩王翔峰
-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罗哌卡因术后镇痛
- 中胸段硬膜外加臂丛麻醉乳癌根治术60例报告
- 1994年
- 中胸段硬膜外加臂丛麻醉乳癌根治术60例报告福建省人民医院林玉冰,林玮,刘飞我院近几年采取中胸段硬膜外麻醉加患侧臂丛神经阻滞,施行乳癌根治术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全为女性,年龄33~75岁,其中40~55岁48例...
- 林玉冰林玮刘飞
-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臂丛麻醉胸段臂丛神经阻滞臂丛阻滞
- 高乌甲素硬膜外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 1995年
- 本研究观察了高乌甲素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副作用。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A、B、C3组为观察组,分别用高乌甲素4mg、8mg、12mg;D、E两组为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6ml和吗啡2mg,于手术结束时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结果:5组镇痛的疗效和维持时间顺序为E组>C组>B组>A组>D组,其中C组能达到患者有效镇痛的基本要求,其镇痛效能虽不及E组的吗啡,但无吗啡的不良反应。表明应用高乌甲素行术后镇痛是有效和安全的。
- 陈敏光王其豪林玉冰陈孔利林华阳林玮林芩刘飞
- 关键词:高乌甲素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 颈丛神经阻滞术中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原因分析(附 105 例报告)被引量:3
- 1997年
- 颈丛神经阻滞术中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原因分析(附105例报告)福建省人民医院刘飞林玮我院自1993~1995年在颈丛阻滞下施行颈部手术315例,其中麻醉后血压(BP)升高和心率(HR)增快105例,现就其原因探讨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93例,女22...
- 刘飞林玮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血压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