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凤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枣疯病脱除方法及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枣疯病是对枣具有毁灭性危害的病害。自从20世纪40年代国内外将枣疯病作为枣树病害研究的焦点以来,研究人员对枣疯病脱毒及其检测技术等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报道了利用热处理、茎尖培养、试管微嫁接、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技术对枣疯病的脱除方法,以及电子显微镜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技术在枣疯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不同技术的比较,建议在生产中将几种脱除技术及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实现枣树脱除植原体与无病毒化栽培。
- 王娅丽王立英秦彬彬徐美隆倪细炉柳金凤田英
- 关键词:枣疯病脱毒
- 大肠杆菌glgB基因克隆及马铃薯体内转化研究
- 淀粉不仅是人类的能量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淀粉以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了不可替代工业原料,尽管我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 柳金凤
- 关键词:马铃薯基因克隆大肠杆菌淀粉品质
- 文献传递
-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本文综述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用植物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准确、科学的评价药用植物的品质及真伪优劣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肖哲丽柳金凤
- 关键词:分子标记药用植物
- 互叶醉鱼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被引量:3
- 2009年
- 1 植物名称 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别名白萁稍、白芨。
2 材料类别 带腋芽的茎段。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芽诱导培养基: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1;(2)增殖培养基:MS+6-BA0.5+NAA0.1;
- 柳金凤吴建华李永华
- 关键词:互叶醉鱼草快速繁殖MAXIM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基植物名称
- 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建立文冠果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快速成苗的悬浮培养体系,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文冠果新旧种子为材料,诱导体胚发生,进行文冠果细胞悬浮培养。[结果]适合胚性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2,4-D0.5mg/L+3%蔗糖;适合胚性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培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0mg/L+3%蔗糖,且萌芽率最高;适合单细胞团再生植株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3%蔗糖。[结论]NAA和2,4-D混合使用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一定浓度的NAA对文冠果愈伤组织萌芽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柳金凤吴建华闵丽霞
- 关键词:体细胞胚胎发生
- 不同激素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特性和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以M2处理(MS+0.2mg/LNAA+0.5mg/L6-BA)的马铃薯株高和鲜重最大,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而M3处理(MS+0.2mg/LNAA+1.0mg/L6-BA)的植株根数和叶绿素含量最多,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因此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为:MS+0.2mg/LNAA+0.5~1.0mg/L6-BA。
- 吴晓玲姚新灵柳金凤
- 关键词:马铃薯叶绿素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
- “中宁小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宁夏"中宁小枣"种仁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分化、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mg/L+NAA 1.0mg/L为最适合种子萌芽诱导的培养基;MS+KT 2.0mg/L+IBA 1.0mg/L+GA31.0mg/L为最佳试管苗分化的培养基;IBA和NAA能明显促进难繁植物生根反应,1/2MS+IBA 0.8mg/L+NAA 0.2mg/L为最适合试管苗生根培养基。
- 柳金凤李永华伍会萍
- 关键词:枣树不定芽
- 生物质醋液生产原料筛选及其转化技术研究
- 2011年
-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生物资源丰富,但农林生物质利用还很局限,项目将从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生物质醋液生产原料的筛选、基本理化性质与得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转化技术的研究,并确定生物质醋液的最佳工艺参数和生产流程。最终寻求一种农林生物质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研制出高效稳定的醋液,对下一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有机生态农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温度、通风量等)下,以芦苇为原材料,将含水率调节到15%左右,热解温度调到600℃,通过精制方法所获得的醋液得率高、焦油含量低、质量好、再利用静置方法静置4—6个月,所获得的醋液pH变化小、性质较为稳定、成本低、效果最好。
- 时新宁柳金凤彭丽秦军邓平
- 关键词:芦苇热解精制方法静置
- 不同光质对丛生福禄考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以丛生福禄考分化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丛生福禄考分化、生根、移栽后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此缩短植物组培生长周期,提高组培苗生长质量,为提高试管苗快繁速度和种苗质量开辟新的途径。结果表明:红蓝比7∶9光质培养的丛生福禄考试管苗分化时间早且分化率高达91.1%,生根时间短,根数多且壮,生根率达到54.7%。经4 d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的穴盘内,25 d观察发现红蓝7∶9光质培养的丛生福禄考试管苗移栽后生长最好,红蓝7∶1+白光培养的次之。红光下丛生福禄考试管苗根长增长量最大,说明长波光有利于植物伸长生长;蓝光下丛生福禄考试管苗的生长变化不大,说明短波光对丛生福禄考试管苗生长影响较小。综合丛生福禄考试管苗分化、生根及移栽后生长情况,得出红蓝比为7∶9的组合光质为丛生福禄考试管苗生长的最适宜光质。
- 柳金凤伍会萍刘晓刚
- 关键词:丛生福禄考试管苗光质分化
- 马铃薯匍匐茎生长不同阶段淀粉酶活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测定匍匐茎内淀粉酶活力是否存在及其变化是鉴定马铃薯匍匐茎内是否有淀粉合成发生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不同成熟期马铃薯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匍匐茎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淀粉酶活力。数据分析表明:早熟品种匍匐茎较早表现较高淀粉酶的活性,其后随着匍匐茎的生长逐渐平稳或下降,晚熟品种匍匐茎较晚出现淀粉酶的活性,其后随着匍匐茎的生长逐渐升高;就同一成熟期品种而言,从匍匐茎基部至顶端其淀粉酶活力逐渐上升;研究结果表明,匍匐茎生长期间其内部存在淀粉的生物合成,不同成熟期品种匍匐茎生长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淀粉酶活力存在差异。
- 姚新灵李卓亚柳金凤贾惠萍丁海麦狄建军
- 关键词:匍匐茎淀粉酶活力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