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兴群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方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耳蜗
  • 2篇听觉
  • 2篇听性
  • 2篇听性脑干
  • 2篇听性脑干反应
  • 2篇脑干
  • 2篇脑干反应
  • 1篇电极记录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诱发电位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后
  • 1篇神经核
  • 1篇听觉相关电位
  • 1篇听力
  • 1篇听力损失
  • 1篇听皮层
  • 1篇同龄
  • 1篇皮层

机构

  • 9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梁兴群
  • 7篇倪道凤
  • 6篇李奉荣
  • 4篇张连山
  • 3篇徐春晓
  • 2篇张志勇
  • 2篇杜明
  • 1篇姜鸿
  • 1篇王直中
  • 1篇赵翠霞
  • 1篇刘海

传媒

  • 7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40HzAERP和MLR评估聋儿听力的几点意见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分析了我院41例1~12岁聋儿的40HzAERP和MLR的测试结果。采用短声和0.5、1、2、4kHz短音作测试信号,任一声刺激信号可诱发出40HzAERP和MLR波形,则认为该测试耳可记录到反应。此41例81耳中47耳可记录到反应,其中21耳为1~4岁的儿童,占引出反应耳的44.7%,分析这些资料,提出了我们对40HzAERP和MLR评估聋儿听力的几点意见,认为这是评估聋儿听力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倪道凤李奉荣姜鸿梁兴群张连山
耳蜗性听力损失对ABR参数的影响
1994年
为了解耳蜗听力损失对ABR诸参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40例(48耳)的平坦型、高频型、切迹型听力损失三组不同听力曲线图的耳蜗性听力损失,其ABR诸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得出高频型听力损失组Ⅰ、Ⅲ、Ⅴ各波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波间间期无明显差异;切迹型听力损失组Ⅴ波及Ⅰ-Ⅴ波间期轻度延迟,但无显著意义;平坦型听力损失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提示:耳蜗性听力损失的类型对ABR诸参数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上应用ABR诊断蜗后病变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存在。
徐春晓倪道凤李奉荣梁兴群
豚鼠耳蜗损伤对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的影响被引量:5
1997年
为了解耳蜗损伤对中枢听觉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在改变过程中的意义,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了5只新生和13只成年豚鼠损伤耳蜗后不同时间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的改变。发现新生豚鼠耳蜗损伤后24小时前腹侧耳蜗核和后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无明显改变,成年豚鼠损伤耳蜗后4、7、60天前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较对侧分别缩小20.93%、25.70%、28.72%,60天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51%;后腹侧耳蜗核损伤侧较对照侧分别缩小17.58%、20.30%、38.55%,60天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32.75%。证实耳蜗损伤可迅速引起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的改变,提示临床听力损失早期开始听神经刺激相当重要。
倪道凤杜明徐春晓梁兴群李奉荣张连山
关键词:耳蜗蜗神经核
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动物模型的快速制备
1995年
通过一定剂量的卡那霉素与不同剂量的利尿酸钠联合应用,使猫在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将19只听力正常猫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肌注卡那霉素(300mg/kg)半小时后,以1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利尿酸钠,同时记录ABR以连续观察听力情况,当阈值开始提高时,停止用药。第二、三组:减少利尿酸钠用量,分别为第一组的1/3、2/3,其余步骤同第一组。结果显示:第一组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第二、第三组出现轻、中度听力损失。这为听力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快速制备了不同程度耳聋的动物模型。
梁兴群倪道凤张连山
关键词:听力损失动物模型卡那霉素
不同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核形态比较被引量:5
1997年
为比较出生后不同时间及成年豚鼠听性脑干反应、耳蜗核结构、各亚核团细胞形态、细胞面积和密度,测试了出生后12、24、48小时和成年豚鼠各5、5、9、28只的听性脑干反应,部分作脑干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耳蜗核及各亚核团细胞形态,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试前腹侧核和后腹侧核细胞面积和密度,发现(1)新生豚鼠除ABR反应阈较成年豚鼠高平均10dB外,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无显著差异。(2)跟猫、沙土鼠和蝙蝠一样,新生豚鼠和成年豚鼠耳蜗核也可分为三个亚核团:背侧核(DCN)、前腹侧核(AVCN)和后腹侧核(PVCN)。(3)豚鼠耳蜗核各亚核团内细胞分型也跟猫相似,AVCN内有大球细胞、小球细胞和球形细胞;PVCN内有章鱼细胞、多极细胞和球形细胞;DCN内有颗粒细胞、锥形细胞和巨细胞。(4)成年豚鼠各亚核团平均细胞密度较新生豚鼠明显降低,出生12小时到成年鼠AVCN和PVCN细胞密度分别减少25.13%和22.17%。(5)新生豚鼠AVCN细胞平均面积是成年组的83.36%,PVCN是成年组的93.04%。比较本实验测量的细胞密度和面积的改变和猫出生后到成熟耳蜗核细胞的资料,分析差异较大的可能原因。
倪道凤杜明梁兴群刘海徐春晓李奉荣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耳蜗核听觉
中耳植入式助听装置的实验研究
1995年
为帮助既不适合作鼓室成形术、又不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传音性聋、轻度感音性聋和有轻度感音性聋成分的混合性聋患者改善听力,研制了以压电陶瓷晶片作听骨振动器的部分中耳植入式助听装置,并将这种装置手术植入12只猫的中耳内,其中7只为切除砧骨的传音性听力损失猫,5只为卡那霉素和利尿酸钠协同快速致轻度感音性听力损失、再切除砧骨的混合性听力损失猫。将此助听装置与橙骨头接触,分别测试致聋前后及植人装置后猫的听性脑干反应(ABR),观察装置的性能。发现植入装置后两组动物ABR反应阈平均降低37dB和39dB;在0.5~8kHz频率范围内增益曲线平坦;经听骨振动器诱发的ABR波形与致聋前声诱发的ABR波形相似。证明此装置可高效如实地将声信号传入内耳。
倪道凤宋木兰梁兴群王荣荣李奉荣张志勇张连山王直中
关键词:耳聋助听器诱发电位
用鼓岬、乳突电极分别作参考电极记录听性脑干反应的比较
1995年
分别用鼓岬电极和乳突电极作参考电极,记录了正常人、感音神经性聋及混合性聋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比较其相应的参量。并用鼓岬电极记录的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N1代替乳突电极法ABR波Ⅰ,比较N1~Ⅴ与Ⅰ~Ⅴ波间期。实验结果:鼓岬电极法ABR波Ⅰ振幅升高,出现率100%,两种方法记录的ABR波间期无显著性差异,而各波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N1~Ⅴ波间期大多比Ⅰ~Ⅴ波间期缩短,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用鼓岬电极作参考电极记录ABR,可为耳蜗及蜗后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数。但如简单地以N1~Ⅴ替代Ⅰ~Ⅴ波间期用于临床,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的结果。
李奉荣倪道凤梁兴群赵翠霞张志勇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性聋后听皮层的频率重组
1994年
耳蜗性聋后听皮层的频率重组梁兴群综述倪道凤审校同其它感觉系统一样,听觉系统的发育和完善是从外周至中枢的方向进行的,听觉中枢的各个音调频率代表区的建立不仅有赖于耳蜗听觉感受器(柯替氏器)结构的完整性,更主要的取决于起源于这种感受器的神经传入冲动的产生和...
梁兴群
关键词:耳蜗性聋听皮层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中毒后耳蜗功能的改变和恢复被引量:1
1993年
梁兴群
关键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中毒耳蜗功能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