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水平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
-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清水平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53例重型肝炎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血清VEGF水...
- 罗光汉梁欣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对MCAO大鼠运动功能及梗死对侧大脑皮层GAP-43、MA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对侧皮层不同时期生长相关蛋白GAP-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及微管相关蛋白MAP-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电针调节GAP-43和MAP-2表达与神经可塑性及大鼠运动功能改善的可能关系。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再随机分为3d、7d、14d、28d等4个亚组(剔除耗损或死亡,n=6)。运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电针组取双侧"曲池""足三里"针灸治疗,余两组同一时间捆绑,不做治疗。采用Bederson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对侧皮层GAP-43、MAP-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第3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术后第7、14、28天神经功能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电针组术后第3天GAP-43、MAP-2阳性细胞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14天GAP-43、MAP-2阳性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术后第28天GAP-43阳性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增加梗死对侧皮层MAP-2、GAP-43的表达,改善了大鼠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重塑,可能与加快启动梗死对侧皮层的保护机制、减少病灶对侧的远隔继发性损害有关。
- 曹香玲吴新贵张俊川梁欣周丽芳刘建伟
- 关键词:电针治疗神经可塑性GAP-43MAP-2
- 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尼氏小体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损伤侧的脑组织病理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手术组(54只),手术组用改良Longa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电针组穴取双侧"曲池""足三里"电针刺激,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14d、28d,采用Bederson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采用错步实验评估大鼠的前肢运动功能。Nissl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术前1d和术后3d,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28d,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术前1d和术后3d错步实验中的错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14d、28d,电针组错步率较术后3d及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术后3d电针组局灶梗死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较模型组轻,术后7d、14d、28d电针组较模型组神经元逐渐增多,细胞排列趋于紧密,缺血明显改善。Nissl染色显示:术后3d时,模型组损伤侧神经细胞肿胀破碎,数量减少,尼氏小体肿胀破碎,7d尼氏小体溶解破碎,14d、28d细胞减少,胞体尼氏小体消失;电针组14d细胞胞浆深染,尼氏小体有所增加,28d细胞皱缩,尼氏小体增加明显。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可能通过增加尼氏小体的数量来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维持其细胞稳态,进而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 张俊川吴新贵曹香玲梁欣周丽芳刘建伟
- 关键词:电针脑梗死曲池足三里尼氏小体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梁欣罗光汉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转归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剂回顾性分析器官移植
-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脑部血管内血容量异常,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肢体活动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约占全部卒中的80%。大部分CI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和感觉减退等临床表现,为患者日常生活及回归社会带来困难,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精神和经济负担。
- 张俊川吴新贵梁欣刘建伟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脑梗死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