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
- 作品数:18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雷州半岛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铁、锰、pH超标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探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对广东省雷州半岛2009—2017年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项目涉及的102个钻孔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地下水的铁(Fe)、锰(Mn)含量和pH普遍超标,导致当地地下水水质以Ⅳ~Ⅴ类居多,不适宜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其中,中层含水层的Fe、Mn超标最显著,且二者具有十分一致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因此,该层是解析超标机理的关键层位。松散沉积含水层的Fe、Mn、pH超标问题比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和交互含水层更突出。湛江组和北海组两个相邻松散岩类地层均含有丰富的铁锰质矿物或结核,应加强对这两个地层的地球化学分析,以进一步解析相关指标超标的地球化学机理。最后,就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超标机制研究与水质管控提出了建议。
- 王亚曹小芳叶珊周永章周永章陈炳辉张珂梁浩陈炳辉李增权
- 关键词:雷州半岛
- 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沉积地层与构造地貌对比
-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的结果,是地球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其新构造变形和演化过程以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尽管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高原前缘地区断裂带何...
- 梁浩
- 关键词:青藏高原构造地貌
- 对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断裂运动的再认识被引量:14
- 2016年
- 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番禺台地东缘第四纪堆积阶地、陆域钻孔及海域地震探测等一系列联合剖面,分析了抬升区、下沉区和海陆之间的沉积差异和控制因素,剖析了地动型和水动型海平面变化对三角洲形成演化的影响,厘清了各组断裂的活动及其对三角洲沉积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北东东向和北北西向2组断裂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它们共轭联动,控制着珠江三角洲沉积的格局和水道的变迁,尤其是北东东向断裂,可能是南海北部大陆架滨海断裂系的组成部分。相比而言,陆域断裂活动性较弱,以缓慢蠕动和断块的差异升降和掀斜为主,海域断裂活动性较强,滨海断裂带是危险性很高的活动大断裂。三角洲其他方向的断裂更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
- 余章馨张珂梁浩李忠云
-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堆积阶地活动断层珠江三角洲
-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晋陕-三门峡谷段河流地貌演化及其对盆地贯通的响应
- 大河演化是国际地貌学界研究的难点。就长度而言,黄河在世界十大河流中名列第五,由于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各类阶地被第四纪黄土和新近纪红土覆盖而保存良好,是世界上大河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中游黄河深切晋陕峡谷,沟通相距超过70...
- 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忠云李肖杨
- 关键词:河流地貌地貌演化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西北缘岗德尔山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关系
- 鄂尔多斯西北缘岗德尔山,地处黄河中游,广泛发育河流阶地,是研究盆地新构造运动和黄河贯通的重要区域。岗德尔山位于河套和银川盆地之间,山体呈带状南北走向,记录了第四纪以来黄河贯通两盆地的演化过程。
- 陈俊张珂梁浩傅建利李庶波
- 关键词:河流阶地新构造运动
- 南太行山中新生代隆升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26
- 2015年
- 南太行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中部,是研究华北岩石圈减薄、克拉通活化期间山脉隆升与剥露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太行山南麓的中生代岩浆岩和元古宙变质岩开展了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获得了相关样品的磷灰石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研究表明,南太行山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集中在75~32 Ma之间,峰值径迹长度在11μm以上,为宽带单峰分布。综合考虑裂变径迹反演,南太行山地区初始隆升始于100 Ma前,晚白垩世以来的剥蚀去顶量在3 km以上。100~50 Ma的构造抬升相对平静,50~40 Ma及10 Ma左右以来隆升速度加快,是太行山地区的主要隆升期。南太行山区域上表现为北早南晚的倾伏式差异隆升格局,其新生代隆升与华北东部同期的快速沉降相耦合。以上资料有利于更好认知华北陆块中–新生代冷却史及岩石圈减薄地表响应。
- 李庶波王岳军张玉芝张立敏梁浩邱惟
-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
- 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黄河演化被引量:6
- 2013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银川盆地及盆地以南的弧形山地,是研究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与古环境变化的重要区域。位于银川盆地与弧形山地交界的牛首山,记录了上新世以来盆地南缘与黄河中宁—青铜峡段的演化过程。上新世干河沟组具有盆地边缘相及河流相两种不同的沉积,其中河流相沉积呈带状分布于牛首山南麓;西麓山前台地缺失干河沟组,仅覆盖山麓相胶结砾石;南麓及北麓发育完整黄河阶地,最高阶地拔河低于胶结砾石平均高度;西麓断层右旋走滑导致新生界褶皱并错断干河沟组。对上述牛首山构造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上新世时期古黄河经牛首山东麓入银川盆地;早更新世牛首山西麓支流抢夺主流水量发育壮大,切青铜峡入银川盆地,东麓古黄河废弃,形成现今研究区地质地貌现象。
- 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庶波陈俊路凯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黄河
- 新疆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初步认识
- 李粒张珂梁浩林伟龙
- 基于GIS技术研究贺兰山、罗山洪积扇特征与山脉抬升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西北是我国洪积扇发育的典型区域,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洪积扇保存良好,同时受高原隆起影响,此处构造多样,是研究洪积扇与构造运动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基于3S系统在地学应用中的发展,通过遥感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典型山脉的洪积扇地貌特征:贺兰山山前洪积扇宽长比、扇顶角大,山麓弯曲明显,扇面坡度陡;罗山山麓平直,扇坡度陡,宽长比小。利用MATLAB、GRAPHER等统计分析了洪积扇细部特征与构造运动,特别是均衡抬升的响应发现:山前盆地沉降越剧烈,洪积扇扇面积与流域面积之比越小;构造活动年代越老,均衡抬升量越大,扇面宽长比越小,扇体横剖面越平直,洪积扇扇面积与扇高差之比越大,扇面积增长至75 km2,不再受控于流域情况;构造活动年代越新,山麓弯曲度、沟口间距越小,沟口与沟口高地高差越小,扇宽越大;就构造活动强度来说,山体构造抬升越剧烈,扇面坡度越大,扇面积越小。
- 李庶波张珂章桂芳傅建利梁浩
- 关键词:洪积扇地貌新构造青藏高原东北部
- 青藏高原东北缘卫宁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黄河演化
- 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庶波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