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英 作品数:7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甲型鸭肝炎病毒2A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RT-PCR方法从甲型鸭肝炎病毒ZJ-V株的RNA模板中扩增出2A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细胞中,以IPTG诱导表达His-DHAV-2A融合蛋白.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在1mmol/L IPTG诱导4h的情况下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经Ni柱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以纯化后的His-DHAV-2A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白兔制备多抗,Western-blot试验表明制备的多抗可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以上结果说明,DHAV的2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制备的多抗血清可用于2A蛋白的表达检测. 胡文 孟春春 李传峰 陈宗艳 梁瑞英 李宁 黄云秀 吴润 刘光清关键词: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密码子优化型鸭甲肝病毒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提高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偏爱性对野生型DHAV VP1(wtVP1)基因进行改造,合成了optiVP1基因,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wtVP1和rBacmid-optiVP1,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表达VP1蛋白。转染72 h后,sf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结果表明VP1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良好表达。用Image J软件对Western-blot扫描的图片进行灰度分析发现,opti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wtVP1。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抗原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李传峰 陈宗艳 孟春春 梁瑞英 胡文 刘光清关键词:VP1 重组杆状病毒 密码子优化 兔出血症病毒NSP1的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2014年 为了研究兔出血症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的生物学特性,构建了含有NSP1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NSP1和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EGFP-NSP1;原核诱导表达NSP1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同时利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兔肾细胞系,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细胞核后激光共聚焦观察NSP1在细胞内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原核诱导表达了含有GST标签的GST-NSP1蛋白,形成包涵体,大小约42ku;并且NSP1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内。试验结果为深入探讨NSP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缪秋红 朱杰 李传峰 梁瑞英 陈宗艳 孟春春 刘光清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 原核表达 亚细胞定位 基于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优势抗原区的间接ELISA方法建立 被引量:1 2014年 为建立一种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首先扩增了VP60的优势抗原区A(31~250 aa)和B(470~579 aa)两个片段,然后应用融合PCR方法将A、B片段连接起来,克隆至pET-30a(+),转染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产物(AB)的免疫原性进行鉴定,再以纯化的AB为诊断抗原,通过对抗原-抗体反应条件的多重优化,建立检测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表达了RHDV VP60的优势抗原区(AB),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6 kDa,该蛋白能与RH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AB为包被抗原,成功建立了检测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过对部分田间样品的检测和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敏感性高等优点。本研究为将来开展RHD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李宁 孟春春 梁瑞英 李传峰 陈宗艳 缪秋红 毕庄莉 朱英奇 郭慧敏 刘光清 王桂军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 VP60 间接ELISA 小RNA病毒3′非编码区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小RNA病毒基因组的两侧分别为5′非编码区(UTR)和3′UTR。研究表明:5′/3′UTR能形成复杂的RNA结构,如颈-环结构、三叶草结构和假结体结构等,在病毒的复制或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即对近10年来有关小RNA病毒3′UT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梁瑞英 李传峰 孟春春 陈宗艳 刘光清关键词:小RNA病毒 翻译 A型鸭肝炎病毒微基因组的构建 被引量:1 2014年 为研究A型鸭肝炎病毒(DHAV)非编码区的结构和功能,笔者拟构建该病毒的微基因组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酶切的方法将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Luc)与A型鸭肝炎病毒的ORF进行替换;并在5′UTR上游插入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luc作为内参基因;同时还在Rluc上游引入锤头状核酶,3′UTR下游引入丁型肝炎核酶,至此得到了含有双报告基因的A型鸭肝炎病毒微基因组(pRluc-fLuc)。将pRluc-fLuc转染DF-1细胞,8h便可以检测到报告基因的表达,24h表达量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已经成功构建了A型鸭肝炎病毒微基因组,这为进一步研究病毒非编码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毒的翻译或复制的调控机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梁瑞英 胡文 李宁 缪秋红 毕庄莉 孟春春 李传峰 陈宗艳 刘光清关键词:非编码区 鸭肝炎病毒复制子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为了研究A型鸭肝炎病毒(DHV-A)的复制机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致病机制等,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技术平台,将病毒的衣壳蛋白编码区删除,代之以报告基因(FLUC)。同时,保留了DHV-A复制必需的所有蛋白酶基因... 梁瑞英 李传峰 陈宗艳 孟春春 胡文 刘光清关键词:鸭肝炎病毒 复制子 报告基因 非编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