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基雄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川芎
  • 4篇川芎茶调颗粒
  • 2篇膜分离
  • 2篇甘草
  • 2篇甘草酸
  • 2篇阿魏酸
  • 1篇学成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膜分离工艺
  • 1篇膜分离技术
  • 1篇膜技术
  • 1篇膜浓缩
  • 1篇化学成分
  • 1篇HPLC
  • 1篇HPLC特征...
  • 1篇HPLC指纹

机构

  • 4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贵州威门药业...

作者

  • 4篇梅基雄
  • 3篇张丽艳
  • 1篇何长青
  • 1篇黄健
  • 1篇刘冬兰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芎茶调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川芎茶调颗粒HPLC指纹图谱,提升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Diamonisil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结果:建立了HPLC川芎茶调颗粒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得到22个共有峰。结论:川芎茶调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川芎茶调颗粒的质量控制。
梅基雄张丽艳谢宇刘冬兰唐靖雯
关键词:川芎茶调颗粒HPLC指纹图谱
川芎茶调颗粒膜分离工艺及HPLC特征图谱研究
川芎茶调颗粒原方出自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和甘草等几味中药组成。制剂疏风止疼,主治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临床上常应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头痛也可用于偏头痛、神经...
梅基雄
关键词:川芎茶调颗粒HPLC特征图谱膜分离阿魏酸甘草酸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浓缩工艺中,为实现川芎茶调颗粒膜浓缩产业化应用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应用单因素方法对膜型号、过膜压力、过膜温度、膜的清洗方式进行了优选,并对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川芎茶调提取物的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采用SMN-130A2350054膜、在浓缩压力1.7 MPa,浓缩温度36℃时,对川芎茶调颗粒提取液进行浓缩;采用1%多聚磷酸钠为清洗剂,对过滤后的膜进行清洗。分别采用膜工艺及传统工艺制备川芎茶调提取物质量一致。结论:优选出的膜工艺条件稳定、可行,能有效的实现浓缩和节能效果,生产出的川芎茶调颗粒提取物的质量与传统工艺一致,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张丽艳梅基雄谢宇李孟林刘德江何长青
关键词:川芎茶调颗粒膜浓缩阿魏酸甘草酸
膜技术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浓缩工艺前后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膜技术应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浓缩工艺前后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川芎茶调颗粒膜技术生产工艺参数,结合川芎茶调颗粒的质量标准及HPLC特征图谱,对比采用膜技术和传统浓缩技术生产的川芎茶调颗粒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最佳膜工艺参数为采用SMN-130A 2350054膜,浓缩压力17×104Pa,浓缩温度36℃;HPLC特征图谱及质量标准对比研究显示2种工艺制备的样品特征峰的个数相同、峰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相似度0.97。结论:膜技术可用于川芎茶调颗粒的产业化生产。
黄健谢宇梅基雄张丽艳李孟林
关键词:川芎茶调颗粒膜技术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