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书 作品数:19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双生子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学和临床表现 1989年 报告一对经生育史,红细胞血型(ABO、MN、Rh、P),血清型(Hp,Gc),酯酶D(EsD)表型及HLA(A、B、Cw)多种遗传标记检测而确诊为同卵双生子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同时于45天出现“猫眼”症状,孪生弟右眼、孪生兄双眼眼球摘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分化型。文章结合本世纪文献报道作过卵性诊断的Rb双生子共33对,计算出同卵双生患病一致率和Rb的遗传指数(76.56%);并就双生子卵别鉴定项目的可靠程度,“镜像”现象以及如何用Knudson的“二次突变”假说来解释同卵双生子发病一致性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 刘金陵 曾凌华 郑永欣 毛文书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同卵双生子 万寿菊素和槲皮万寿菊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6 1990年 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及重结晶法,从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L.)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结晶Ⅰ;从万寿菊(Tagetes erectaL.)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晶Ⅱ。经化学和光谱分析,证实晶Ⅰ是万寿菊素 patuletin、晶Ⅱ是槲皮万寿菊素 quercetagetin。药理试验表明,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对大白鼠晶体醛糖还原酶(AR)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丁宙 李乃明 毛文书 李绍珍 梁舜薇关键词:孔雀草 万寿菊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与先天性白内障 1991年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 Uridyl Transferase,简称 GPUT)活性,102名正常人的 GPUT 活性为13.34±2.03U,男、女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08名先天性白内障病人的 GPUT 活性为11.58±4.03U,比正常对照组低,P<0.01.其中14例先天性白内障病人的GPUT 活性为4.02~7.13U,低于对照组的平均值减去3个标准差以下(即<7.24U),平均5.93U,相当于对照组平均值的44.45%,占先天性白内障病人的12.96%,与对照组比较,P<0.001.研究结果说明部分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是由于 GPUT 活性降低引起.这组酶活性降低病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内障而全身损害轻. 李丹杨 毛文书 马巧云 陈又昭 曾凌华关键词:白内障 先天性 半乳糖 孤立性虹膜血管瘤——附1例报告 1989年 虹膜血管瘤是一极其罕见的虹膜良性肿瘤,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就其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参阅有关文献,对虹膜血管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刘金陵 易玉珍 胡兆科 冯官光 毛文书关键词:血管瘤 荧光血管造影 组织病理学改变 前房积血 立性 右眼视力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感眼的简易筛选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995年 为了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广州部分高校、工厂40岁以上的人群(6584人),采用三种方法测量前房深度,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中两种简易测量方法(周边前房深度和手电筒斜照法)的不同界限值进行分析。推荐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cornealthickness,CT)和斜照法≤1/4虹膜光带比(irislightbandratio,ILBR)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筛选临界值。发现在上述临界值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6.9%,前房轴深≤1.4mm者全部发生闭角型青光眼,≤1.6mm者77.8%发生闭角型青光眼,而前房轴深≤2.0mm者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0.0%。 叶天才 毛文书 陆道平 彭寿雄 陈秀琦 许京京 于强 程冰 朱斯平关键词:青光眼 闭角型 前房深度 直流电锌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初步报告 1990年 报告采用直流电锌离子导入治疗伴有血清锌水平降低或血清铜/锌比值异常的26例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的初步疗效。病人经20~30次的治疗后,视力提高三行以上的眼数有15.38%;视野改善超过5°的眼数为4%,暗适应阈值下降幅度大于1.0的眼数为13.46%,其余为视功能无改变或变化不大者。治疗前后病人的眼底形态没有明显变化;4例8眼的治疗前后 ERG 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文章还就锌离子导入法和口服锌化合物制剂法的优缺点比较,直流电对视力的可能增强作用,锌元素与维生素 A 代谢的关系及影响暗适应的机制,作了简要的讨论。 毛文书 曾凌华 马巧云 陈又昭 戴祖优 唐佩青 郭向明 李丹扬 苏文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锌离子 视网膜母细胞瘤与47,XYY综合征 1987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Rb)多见于儿童眼部恶性肿瘤。Rb分遗传型和非遗传型,约1~5%的Rb病人有13号染色体1区4带(13q14)缺失。无论是遗传型或非遗传型Rb,其发生都与13q14位点的突变有关。此外。 毛文书 马巧云 林向鸿 陈又昭 戴祖优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染色体核型 视网膜发育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先天性色觉异常的色觉基因研究 1990年 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对43例先天性红与绿色觉异常患者(包括3例女性患者)、3个色觉异常家系的4名正常亲属及3名携带者、11例正常人的色觉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100%(19/19)的红色觉异常、58%(14/24)的绿色觉异常可以发现红或绿色觉基因的异。80%(32/40)的患者可检测到红或绿色觉基因第5个外显子部分的改变。红色觉异常主要是正常红色觉基因被5′红—3′绿杂种基因替代所致;绿色觉异常主要是绿色觉基因完全缺失或形成5′绿—3′红杂种基因所致。另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可以较容易地检测出色觉基因第5个外显子的改变。 张清炯 毛文书 马巧云 曾瑞萍 吴乐正 吴德正 陈又昭关键词:先天性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 遗传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实验性过敏性葡萄膜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993年 本实验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加福氏不完全佐剂预免疫豚鼠10天后行玻璃体内 BSA 注射诱发出过敏性葡萄膜炎,观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其的影响.眼球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SOD 处理组动物眼前段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渗出显著减少,提示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作用的 SOD 对葡萄膜炎症过程中的细胞反应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眼科学报 1993;9:103-105。 胡士星 李绍珍 潘苏华 谢楚芳 黄祥坤 毛文书关键词:葡萄膜炎 过敏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人晶体总蛋白质中的43KD多肽 1993年 本文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人胚胎、青年、成年透明晶体及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囊上皮、皮质和核三部分的总蛋白质可溶性和脲溶性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发现在囊上皮部分自胎儿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均有一条43KD多歇.而自14岁开始在晶体皮质及核的可溶性蛋白质中这条43KD多肽带明显加宽.在晶体皮质及核的碌溶性蛋白中这条谱带随年龄增长变得模糊.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中则几乎消失. 曹心嫄 陈又昭 梁舜薇 黄强 李绍珍 毛文书关键词:晶体蛋白 晶体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