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利
-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11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毒理学安全性试验研究
- 背景目的:
牙周病是一波及广、危害大的口腔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咀嚼消化功能,导致牙齿脱落,还可以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牙周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牙周病慢性、迁延的特点,加之耐药...
- 毛永利
- 关键词:奥硝唑培氟沙星毒理学试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 文献传递
-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对实验性大鼠慢性牙周炎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临床指标及牙周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共64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组),药物对照治疗组(D组),牙周炎阳性对照组(P组),其余5组按照给予不同剂量激光照射治疗。末次治疗15d后测量牙周临床指标牙龈指数(GI),牙槽骨吸收值ABL(Alver bone loss),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采用分光光度仪测定大鼠牙周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各剂量组ABL、NO值较未照射组(P组)显著降低(P〈0.05)。1.5~2.0W 20pps剂量组激光照射后牙周指数均较P组显著降低(P〈0.05),与D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1.5~2.0W 20pps剂量范围内,采用脉冲Nd:YAG激光牙周袋内照射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数,降低实验大鼠牙周组织中NO含量,耗到治疗牙周书的作用。
- 刘娜刘鲁川张国栋杨苏平毛永利李楠
- 关键词:脉冲ND:YAG激光照射牙周组织NO
-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对大鼠牙周炎龈沟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牙周炎后对龈沟液(GCF)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末次治疗24h后用常规滤纸条袋内取样法收集大鼠牙周炎模型的GCF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激光组治疗后龈沟液中GSH-Px活性为(40.71±6.35),高于牙周炎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激光组龈沟液中ALP活性为(16.75±1.47)高于正常组,低于牙周炎组(P<0.05),与药物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各项临床指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脉冲Nd:YAG激光照射可以使实验性大鼠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GSH-Px、ALP产生与消除达到平衡,起到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 刘娜刘鲁川张国栋安建平毛永利杨苏平
- 关键词:牙周炎脉冲ND:YAG激光龈沟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
-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大鼠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大鼠牙周组织及其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影响,以观察该药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E5组,其中B、C、D、E4组用细丝线结扎实验牙的牙颈部并给予高糖饮食,形成牙周炎动物模型,E组使用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治疗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而D组使用甲硝唑棒治疗。比较B、C、D、E4组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数及其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变化,评价疗效。结果:E组和D组用药后,各项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大鼠牙周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大鼠牙周炎近期疗效的客观指标。
- 张国栋刘鲁川刘娜苏军毛永利李楠
- 关键词:牙周炎动物模型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天冬氨酸转氨酶
- 牙周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8年
- 药物缓释治疗牙周疾病已有20多年的历史,减少了给药次数,降低了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受到口腔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其理论与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所研究的材料和制剂类型都不断增加和扩大,该文就疾病的特殊性与牙周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做一回顾和探讨。
- 毛永利刘鲁川
- 关键词:牙周病
-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体外释放度的测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测定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中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一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测定波长277nm,柱温30℃,测定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中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结果①奥硝唑的浓度与峰面积0.00101—0.02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g=5),RSD=0.59%;甲碘酸培氟沙星在0.0053—0.0265ra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4%(rg=5),RSD=2.25%。②13h奥硝唑累和甲磺酸培氟沙星累计释放度分别为98.3%、96.01%。结论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具有较长时间的缓释效果。
- 苏军刘鲁川傅若秋李楠毛永利徐靖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
- 复方奥硝唑缓释牙栓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培养HPDLFS,观察缓释牙栓在0、0.1、0.5、2.5、10、50、200g/L对体外培养HPDLFS蛋白合成及DNA合成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在6、12、24、48、72h光密度值(OD),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结果:免疫组化试验证实;不同浓度缓释牙栓对HPDLFS蛋白合成及DNA合成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作用时间、浓度不同,HPDLFS生长趋势稳定,RGR均在90%以上。结论:在200g/L缓释浓度范围内,该缓释牙栓有较佳的生物相容性,未显示有细胞抑制作用。
- 毛永利刘鲁川孟德胜李楠苏军刘娜
- 关键词: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
- SD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9
- 2006年
- 目的:利用SD大鼠建立一种近似人类临床牙周炎的牙周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2月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N组);②高糖饮食+结扎+牙龈剥离(P1组);③牙龈剥离+高糖饮食+结扎+牙龈卟啉单胞菌(P2组)。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P1组4周时可见牙周炎表现,个体差异大;8周时形成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个体差异小;P2组4周时可见明显牙周炎症状,个体差异小。结论:以本法建立的牙周炎动物模型,能模拟临床牙周炎自然发生的过程,用于牙周炎的进一步研究。
- 苏军刘鲁川毛永利李楠潘利峰温秀杰
- 关键词:牙周炎动物模型
-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毒理学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动物对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的毒理学反应,为开发应用牙周病治疗新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新药的有关要求进行如下试验:(1)昆明小鼠最大耐受量(MTD)试验;(2)SD大鼠慢性毒理学试验;(3)豚鼠皮肤过敏试验;(4)SD大鼠牙周黏膜毒性及刺激试验;(5)新西兰兔眼部刺激试验。结果动物MTD为8.4g/kg;该药物对动物的肝功、肾功、血常规及5个重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对皮肤和牙周黏膜无刺激;该药眼刺激实验平均得分≤3分,在用药48h后全部消失,为可逆变化,属无刺激。结论动物对该药物有很大的耐受性,毒性低,可以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 毛永利刘鲁川孟德胜邹艳冶李楠苏军
- 关键词: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毒理学
- 不同海拔高度部队驻军官兵牙周健康调查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驻守时间驻军人员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以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叶城、西藏林芝、拉萨、那曲、日喀则驻军官兵l300人为调查样本,按照海拔分为平原、2900m、3700m、4500m组和高原驻守时间:1年组、2~4年组、5~9年组、≥10年组,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基本方法,检查官兵口腔4个象限的第一、二磨牙;右侧上颌中切牙和左侧下颌中切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结果:平原组和1年组(2900m、3700m、4500m)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原组和2~4年组(2900m、3700m、4500m)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9年、≥10年组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00m、3700m、4500m的各自1年组与2~4年、5~9年、≥10年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海拔驻军官兵牙周袋深度的患病率和附着丧失的程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高原驻守时间延长呈升高的趋势。结论:高原驻军官兵的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建议加强官兵卫生知识的教育普及和部队卫勤人员的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加强牙周疾病的防治工作。
- 蒲东全刘鲁川宋远雄张海元毛永利朱立强
- 关键词:口腔流行病学海拔高度抽样调查部队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