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健如

作品数:3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2篇离子束
  • 11篇聚焦离子束
  • 6篇液态金属离子...
  • 6篇微细
  • 6篇微细加工
  • 5篇聚焦离子束系...
  • 4篇电子枪
  • 4篇显示管
  • 4篇显像管
  • 4篇显象管
  • 4篇象管
  • 4篇彩色显象
  • 4篇彩色显象管
  • 4篇测试台
  • 3篇荫罩
  • 3篇荫罩式
  • 3篇投影管
  • 3篇像管
  • 3篇半导体
  • 3篇半导体器件

机构

  • 3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33篇汪健如
  • 22篇应根裕
  • 8篇杜秉初
  • 5篇董桂芳
  • 4篇孙伯尧
  • 3篇康文运
  • 3篇张克潜
  • 3篇王学超
  • 2篇李刚
  • 1篇童清化
  • 1篇黄宇辉
  • 1篇袁忠远
  • 1篇钱俊
  • 1篇应凯
  • 1篇郑平浩
  • 1篇于莉
  • 1篇廖焕霖
  • 1篇周承志
  • 1篇郭昕

传媒

  • 8篇真空电子技术
  • 7篇真空科学与技...
  • 5篇微细加工技术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电子学报
  • 2篇电子器件
  • 2篇彩色显像管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uSi液态金属离子源被引量:2
1997年
为了进行Si聚焦离子束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研制了AuSi液态金属离子源制备设备及其分析设备,制成了实用化的AuSi合金源,得到了制备该合金源的成熟工艺,利用E×B质量分离器分离出Au和Si离子束,对源的一些特性如电流—电压曲线、加热功率—发射电流曲线、束流质谱及源的寿命作了分析。该源结构采取同轴针型,合金槽的材料为钼,发射尖为钨丝。源正常工作时的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式。该源与带质量分离器的聚焦离子束系统结合,将迈开亚微米Si离子束加工的第一步。并为今后研究其它合金源提供经验。
董桂芳康文运应根裕汪健如
关键词:液态金属离子源离子源聚焦离子束微细加工
关于荫罩式彩管莫尔效应的成因与对策
1995年
应根裕汪健如
关键词:莫尔条纹彩色显象管彩色显示管
带电粒子束的自动聚焦技术
1994年
现代聚焦电子束、聚焦离子束装置大都采用自动聚焦、自动消象散技术,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自动聚焦、自动消象散技术加以总结,介绍了其原理及实现方法。
汪荣军应根裕汪健如
关键词:自动聚焦电子束
双束投影管测试台的研制被引量:1
2001年
介绍了双束投影管测试台的性能指标和相关的特殊电路
应根裕汪健如杜秉初林岱恩
关键词:测试台
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
2001年
介绍了投影管测试台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 。
应凯汪健如
关键词:投影管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台
聚焦离子束装置的发展及趋势被引量:4
1992年
综述了聚焦离子束装置的发展状况,包括各个年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方向及特点。通过几台典型机描术透镜系统及其内部透镜的性能。介绍几种联机系统。最后阐明我国研究和开发聚焦离子束装置及其应用技术的必要性。
李晓明应根裕汪健如
关键词:离子束FIB
亚微米聚焦离子束系统的合轴技术及聚焦检测技术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介绍了二级透镜亚微米聚焦离子束系统中的合轴技术和聚焦检测技术,包括合轴的调整及其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具体方法、离子束聚焦状态的跟踪检测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微细离子束。
王学超汪荣军汪健如
关键词:聚焦离子束微细加工亚微米
29'彩色显象管测试台(LAB)的研制
汪荣军汪健如孙伯尧应根裕
彩色显示管电子枪动态测试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彩色显示管电子抢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功能及特点.
刘小冬汪荣军应根裕汪健如
关键词:电子枪彩色显示管
文献传递
微型单色显像管图形畸变参量测试图像计算机分析
1998年
微型CRT管“图形畸变”参量计算机测试需要解决系统分辨率难以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本文对畸变扫描线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图像采集系统的误差引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误差抑制的方法,突破了分辨率对获取高精度图形畸变参量的限制。
樊珩汪健如杜秉初
关键词:扫描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