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洁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胰腺
  • 5篇乳腺
  • 4篇胰腺炎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4篇腺炎
  • 4篇肠道
  • 3篇预后
  • 3篇肿瘤
  • 3篇细菌移位
  • 3篇内分泌
  • 3篇坏死
  • 3篇坏死性
  • 3篇坏死性胰腺炎
  • 3篇急性坏死
  • 3篇急性坏死性
  • 3篇急性坏死性胰...
  • 3篇分泌
  • 3篇肠道细菌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7篇汪洁
  • 8篇蔡端
  • 5篇马保金
  • 2篇邬剑华
  • 2篇张延龄
  • 2篇徐金华
  • 2篇袁永熙
  • 2篇王上上
  • 2篇谢琳
  • 1篇周竹超
  • 1篇蔡子浩
  • 1篇林尽染
  • 1篇吴钢
  • 1篇梁俊
  • 1篇王明瑛
  • 1篇罗奋

传媒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医学人文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全国第十九届...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因子-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参与调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分化和生长控制等多种生物进程。本文着重综述NFκB蛋白家族成员的情况及其相互作用,NFκB可能激活的途径及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及一切NFκB有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汪洁蔡端
关键词:核因子-ΚB炎症介质胰腺炎
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4例7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系统的随访资料。结果:704例患者平均年龄77.8岁,其中70岁~79岁占88.9%。TNM分期Ⅰ期和Ⅱ期占76.1%;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和小管癌为主,占85.2%;腋下淋巴结转移率41.6%。手术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单纯切除术为主,占59.1%;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2.2%,主要为胸壁皮下或腋窝积液和切口部分皮瓣坏死。术后内分泌治疗占66.6%。术后2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8%、75.3%和69.5%。结论: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尚需积累更多有关老年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经验。
汪洁邬剑华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乳腺癌老年女性预后
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3.5%牛磺胆酸钠(0.2ml/100g)诱导ANP大鼠模型.分为五个组,分别为假手术(SO)组、坏死(ANP)组、...
汪洁蔡端马保金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雷公藤多甙生长抑素
文献传递
缩小整形与保乳术相结合在乳腺癌伴巨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估对乳腺癌伴巨乳症病人行双侧乳房缩小整形术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我院对105例巨乳症病人作了缩小整形术,对其中9例同时患乳腺癌病人在保乳基础上同时行双侧乳房缩小整形术,中位随访时间为14.2个月。结果:平均年龄45岁,平均切下含肿瘤一侧乳房标本重量为561g,肿瘤大小0.5~3cm。其中1例因切缘阳性行乳房全切除。本组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病人随访显示满意率达87%。结论:对于希望行保乳术的乳腺癌伴巨乳症病人,双侧乳房缩小整形术是可行且安全的一种方法,将是对乳腺肿瘤外科的一种挑战。
袁永熙蔡子浩汪洁周竹超王明瑛
关键词:乳腺肿瘤巨乳症保乳手术
曼格磁贴治疗乳腺增生症被引量:2
2006年
汪洁袁永熙蔡端
关键词:乳腺增生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1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汪洁罗奋马保金蔡端张延龄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激素受体阳性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
年轻女性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行保乳手术随访至今无复发,目前DFS12个月,定期随访,根据NCCN指南,如病情进展.可行解救化疗,方案EC序贯T,内分泌治疗可换用氟维司群。
许勇刚汪洁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评价
阿奇霉素调控巨噬细胞活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汪洁谢琳王上上徐金华
年轻的医者
2017年
他,像是一泻清亮而冷气的瀑,循着林岩峭壁飞舞轻扬,睿言智语的声线,伴着暖光。他们,展开一流的碧剑微浪,怀抱着百般热烈的心意,唇齿细数寒暑的深究,向着朗影。
汪洁
关键词:诗歌文学作品现代文学诗集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及肠道细菌移位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黏膜屏障的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方法选择SD大鼠,逆行胰胆管穿刺法诱导制备大鼠ANP模型并分为两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和坏死组(ANP)。术后24h,观察大鼠ANP模型的回肠黏膜通透性、回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的变化,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行脏器细菌培养。结果ANP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SO组升高(P<0.01),细菌培养SO组均无阳性,ANP组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55.6%,其中以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为75.0%,菌种鉴定主要为肠球菌和变形杆菌。ANP组24h后血浆D-乳酸浓度高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P组24h回肠黏膜发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从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测量值上观察发现ANP组肠壁明显变薄。结论本组实验中,大鼠ANP时的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提示ANP大鼠肠道的机械屏障明显受损;血浆D-乳酸浓度的显著上升,证明它可从功能上反映AN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损害。大鼠ANP时的内毒素水平和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升高,证明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是由于早期肠道通透性升高和肠道屏障受损所致。
汪洁马保金吴钢邬剑华蔡端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肠道细菌移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