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俊

作品数:13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6篇康复
  • 4篇偏瘫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突出症
  • 3篇偏瘫患者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手法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康复治疗

机构

  • 13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13篇沈俊
  • 9篇杨坚
  • 8篇张颖
  • 7篇范利
  • 6篇羊健中
  • 5篇乔蕾
  • 5篇王陶黎
  • 4篇秦杰
  • 3篇李洪丽
  • 3篇高宁沁
  • 2篇丁珊珊
  • 2篇朱琪
  • 2篇李巍巍
  • 2篇葛海萍
  • 2篇黄欣
  • 2篇李擎
  • 1篇袁文超
  • 1篇赵明雷
  • 1篇陆思源
  • 1篇陈小平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明质酸钠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43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每周1次,再交替配合超声波、微波治疗;B组41例采用超声波、微波交替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治疗5周后,2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一般的常规治疗。
沈俊羊健中范利王陶黎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物理因子治疗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芍药甘草汤加味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按不同痉挛等级(I级、I+级、Ⅱ级)分层,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芍药甘草汤加味结合运动疗法)、对照1组(运动疗法组)和对照2组(巴氯芬结合运动疗法),疗程均为3周。结果:1痉挛改善情况:I级、I+级痉挛分层中,治疗组和对照2组改善痉挛的疗效优于对照1组(P<0.05,P<0.01);2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减幅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3患肢肿胀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肢肿胀评分减幅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4相关性分析:治疗组痉挛的改善情况与疼痛和肿胀评分减幅密切相关(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能显著缓解Ⅰ级和Ⅰ+级肘关节屈曲痉挛,减轻患肢疼痛和肿胀。
张颖李擎杨坚高宁沁范利葛海萍羊健中李洪丽袁文超李巍巍赵明雷沈俊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痉挛芍药甘草汤运动疗法
石仰山运用“内外结合、外伤内治”治疗骨折伤筋验案被引量:2
2010年
石仰山教授治疗骨伤疾病善于运用"内外合治,外伤内治"法,列举尺桡骨骨折、右膝副韧带撕裂伤、髌上滑囊血肿等3则验案。
沈俊石仰山
关键词:骨折伤筋
运用地甘输液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主要研究地甘输液法成果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地甘输液法,疗程为2周。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治疗组有效率86.7%。...
张颖沈俊
文献传递
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脑卒中的发病率高,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针对这些患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使他们恢复功能,生活自理,重返或部分重返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脑卒中的康复手段中,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损程度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对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观察.旨在探讨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宁沁陈小平沈俊张颖王陶黎黄莉华葛海萍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高压氧康复措施生活自理
脊柱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与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35例,均采用脊柱手法治疗。B组同时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10d后,JOA下背痛评分系统行腰椎功能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治疗前后差值和提高幅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高于B组(57.5%与31.4%,P<0.05)。结论:脊柱手法结合中药熏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促进作用。
沈俊羊健中杨坚乔蕾范利李擎
关键词:脊柱手法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
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外照射腕部血管对血液生化指标(血脂、血糖、血流动力学、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使用(激光波长650nm)SAS—XNIB型半导体腕戴式激光治疗仪,榆出总功率20mW,选择41例患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及糖尿病的病人,进行激光血管外照射桡动脉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94.74%、81.25%;血液生化指标中血胆固醇(TC)、空腹血糖、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PAGT)治疗后下降幅度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后下降幅度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激光血管外照射可改善高粘血症,降低高血脂、高血糖。为高粘血症、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治疗方法。
杨坚朱琪沈俊陆思源张颖李婷婷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血液生化指标
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名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针推康复专业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实验组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和传统实习带教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2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操作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判断能力、交流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实习带教法相比,采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功能评估、康复目标的设定、康复计划的拟定、运动疗法要点的阐述,以及操作中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交流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
张颖杨坚沈俊乔蕾王陶黎黄欣李洪丽范利羊健中黄丽华
关键词:教学法康复教学
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脊柱手法和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脊柱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和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手法结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
羊健中杨坚沈俊范利张琢华丁珊珊乔蕾
关键词:脊柱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A组31例和B组29例,均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肌电生物反馈及动静态平衡仪训练;B组以被动训练为主,辅以器具的应用。2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8周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I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BBS及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提高(P〈0.05和0.01);治疗8周后A组与治疗4周时比较继续上升(P〈0.01),而B组上升不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系统康复治疗能更明显地改善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朱琪乔蕾羊健中杨坚沈俊张颖王毓文王陶黎秦杰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