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小云

作品数:74 被引量:327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温度
  • 11篇种群
  • 10篇滞育
  • 10篇瓢虫
  • 10篇光周期
  • 10篇产卵
  • 9篇茄二十八星瓢...
  • 9篇昆虫
  • 9篇二十八星瓢虫
  • 8篇亚洲玉米螟
  • 8篇玉米
  • 8篇玉米螟
  • 7篇LED光源
  • 6篇地理变异
  • 6篇生长发育
  • 6篇假死
  • 5篇地理种群
  • 5篇幼虫
  • 5篇历期
  • 5篇繁殖

机构

  • 68篇江西师范大学
  • 26篇江西环境工程...
  • 14篇江西农业大学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江西省肿瘤医...
  • 2篇南昌市第九医...
  • 2篇江西省科学院
  • 2篇上饶职业技术...

作者

  • 73篇涂小云
  • 28篇陈元生
  • 9篇薛芳森
  • 8篇王国红
  • 7篇陈超
  • 6篇匡先钜
  • 5篇夏勤雯
  • 4篇谢建坤
  • 4篇王光耀
  • 3篇余小辉
  • 3篇刘如龙
  • 3篇徐飞
  • 3篇王敏
  • 3篇朱敏
  • 3篇胡章龙
  • 3篇周淑娟
  • 3篇方梅
  • 2篇邵明勤
  • 2篇陈娟
  • 2篇戴年华

传媒

  • 10篇生物灾害科学
  • 8篇昆虫学报
  • 7篇应用昆虫学报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北方园艺
  • 3篇植物保护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照明电器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江西植保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瓢虫柄腹姬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
2012年
为探明瓢虫柄腹姬小蜂适宜的寄生和繁殖温度范围,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19~34℃)对瓢虫柄腹姬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卵-成蜂羽化历期、雌蜂寿命、产卵历期和世代平均历期逐渐缩短,温度从19℃升至为34℃时,卵-成蜂羽化历期从19.31d缩短为9.86d,雌蜂寿命从20.8d缩短为3.3d,产卵历期从5.33d缩短为2.13d,世代平均历期从22.43d缩短为11.37d.在25℃下,每雌蜂寄生数、产子蜂数和产雌蜂数最多,分别为6.17,51.2,38.5头.在25℃下,每雌蜂每d产出雌性后代数最多.在25℃下,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亦最大,分别为38.47,0.24,1.27.这些结果显示了适宜该蜂的寄生、繁殖温度在25~28℃之间.
王国红涂小云
关键词:实验种群温度
不同类别化学药药品说明书贮藏温度标示的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别的国产化学药说明书贮藏温度标示情况,为科学贮藏药品提供参考,为药品说明书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大药房正在销售的国产化学药药品说明书520份,分为内服处方药、内服非处方药、外用处方药和外用非处方药4类,对每一类药品说明书的"贮藏"项下温度标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内服处方药、内服非处方药、外用处方药和外用非处方药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温度标示符合药典术语的占比分别为90.46%、93.86%、87.50%和80.65%,外用非处方药显著低于内服非处方药;(2)内服处方药、内服非处方药、外用处方药和外用非处方药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未标示贮藏温度的占比分别为63.49%、71.05%、35.00%和33.87%,内服药显著高于外用药;(3)少数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温度标示存在不当现象,如"30℃以下""25℃以下或不超过25℃""室温"或"室温(10℃~30℃)"和"15℃~30℃"等。结论:内服药未标示贮藏温度占比显著高于外用药,温度标示不当现象依然存在,未标示贮藏温度和贮藏温度标示不当的化学药说明书应尽快修订。
郑莉余学如涂小云余小辉
关键词:药物贮藏温度化学药
福寿螺对不同光色的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不同颜色LED光源对福寿螺假死行为、生长发育、趋食行为的影响和福寿螺对不同颜色卡纸的趋性。结果表明:(1)LED光源对福寿螺假死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对假死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影响,蓝光下最短为13.72 s,红光最长为37.05 s。(2)LED光源对前5 d福寿螺体重增长率有显著性影响,红、绿和白光下生长更快,无光环境下生长最慢;而对后5 d体重增长率无显著性影响。(3)绿色LED光源对福寿螺的趋食行为有显著性影响,而红色和蓝色LED光源无显著性影响。(4)福寿螺喜好附着在底部,不论底色为何种颜色。可见,不同颜色LED光源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福寿螺假死持续时间、生长发育和趋食,福寿螺喜好附着在底部,不论底色为何种颜色。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光色对福寿螺假死行为、生长发育和趋性的影响,为治理福寿螺害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王光耀吴小红周淑娟熊珊珊周林汪文云涂小云
关键词:福寿螺LED光源假死生长发育趋性
茄二十八星瓢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从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3个方面介绍了茄二十八星瓢虫生物防治研究的概况,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涂小云王国红
关键词:茄二十八星瓢虫生物防治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
中国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被引量:13
2015年
广布种昆虫可调节其生活史以适应栖息地的条件变化,如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期,使其发生与栖息地的物候(如食料、气温和降雨等)同步,这对昆虫在栖息地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玉米主要害虫,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栖息地气候也不同,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发生了分化,如化性、临界光周期、滞育后羽化时间、体重和体型、繁殖力和抗寒力等均不同。然而该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尚未见系统报道。为此,详细比较了来自5个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即广西阳朔(YS)、江西南昌(NC)、山东泰安(TA)、河北廊坊(LF)和黑龙江哈尔滨(HEB)在20—31℃下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22和25℃下,卵期从南到北稍有延长,卵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但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基本相等,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在31℃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在22、25和28℃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而在20和31℃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在20、22和25℃下,最北的哈尔滨种群的幼虫期变幅不大,而其他4个种群的幼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各地理种群20℃下的雌蛹、28℃下的雄蛹和31℃下的雌雄蛹期差异均不显著,其他雌或雄蛹期差异显著;各温度下的雌雄蛹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广布种昆虫可以调节其自身发育历期以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
涂小云夏勤雯陈超何海敏薛芳森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变异发育历期幼虫
光周期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为探明光周期对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Fabricius)交配和产卵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5个光周期(L14∶D10、L16∶D8、L18∶D6、L20∶D4和L22∶D2)下成虫交配及产卵行为。结果表明:(1)光周期为L14∶D10、L16∶D8、L18∶D6、L20∶D4和L22∶D2时,毛健夜蛾成虫总交配率(分别为26.09%、31.25%、17.93%、26.32%和11.76%)或暗期的交配率(分别为100.00%、83.33%、100%、75.00%和100%)均有显著性差异;毛健夜蛾成虫交配起始时间(分别为21:00、22:00、0:00、3:00和5:00)和交配高峰(分别为21:00—22:00、1:00—2:00、3:00—5:00、4:00—5:00和5:00—6:00)随断光时间的延迟而推后。(2)各光周期下已交配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441.33、453.80、414.00、120.80和145.50粒)或未交配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15.35、77.09、90.21、17.79和12.07粒)亦有显著性差异;光周期为L14∶D10、L16∶D8和L18∶D6下,产卵高峰均在1:00—4:00之间,光周期为L20∶D4时,产卵高峰在4:00—5:00之间,而光周期为L22∶D2时,产卵高峰则出现在光期开始的1 h内(即6:00—7:00)。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光周期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行为影响不同。
涂小云曾令谦董晓会李圣纳杨永盼徐飞
关键词:光周期交配产卵
暗期5h不同波长LED光照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明暗期5 h不同波长LED光照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处理组斜纹夜蛾各虫态于暗期分别接受5 h不同波长LED灯[红(620-625 nm)、黄(580-585 nm)、蓝(465-467 nm)、绿(520-523 nm)和白色(复合光)]光照,即光周期分别为14L∶5R∶5D,14L∶5Y∶5D,14L∶5B∶5D,14L∶5G∶5D和14L∶5W∶5D,对照组则在光周期为14L∶10D条件下培养,观测计算卵孵化率、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称量蛹重,统计单雌产卵量。【结果】暗期各波长LED光照5 h对斜纹夜蛾卵孵化率、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无显著影响;黄光处理组卵期(4.0 d)较对照(3.0 d)显著延长,而各色光处理组蛹期较对照显著缩短,且雄蛹期显著长于雌蛹期;各色光处理均使蛹重减轻,但雌雄蛹重差异不显著;各色光处理组成虫寿命较对照均延长,红光下雄虫寿命(18.4 d)显著长于雌虫(15.0 d),且红光下产卵前期最短(3.0 d),单雌产卵量最高(1346.0粒)。【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暗期5 h不同波长LED光照主要影响斜纹夜蛾蛹期、蛹重及成虫寿命,但其影响因波长不同而异。
钟春兰陈苏泓周小妹翁如玉肖国权郑欢欢涂小云
关键词: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繁殖蛹重成虫寿命
玉米重大害虫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策略被引量:8
2011年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上的重大害虫,制定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方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原则和方法。在了解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及其天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策略,即强调采用自然防治,利用农业防治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结合消灭越冬虫源、以物理等措施压低成虫虫量、以生物防治为主控制田间幼虫,必要时才采用与生物防治(及自然防治)协调的化学防治。并对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陈元生涂小云
关键词:玉米亚洲玉米螟
瓢虫柄腹姬小峰实验种群及寄生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涂小云
关键词:实验种群
动物繁殖力的地理变异
2011年
概括了动物繁殖力与采集地纬度的关系,有的动物繁殖力随纬度升高而增大,有的随纬度升高而减小,有的与纬度呈抛物线关系,而更多动物的繁殖力与纬度不相关。可为动物繁殖力地理变异研究、有益动物的繁殖利用和有害动物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涂小云陈元生
关键词:繁殖力产卵量地理变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