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秀芳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鼠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内
  • 1篇神经肽
  • 1篇神经肽类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小鼠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病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研究
  • 1篇肽类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病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膜抗原
  • 1篇抗原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3篇潘秀芳
  • 2篇孙品伟
  • 1篇田枫
  • 1篇谷淑燕
  • 1篇郭长占
  • 1篇周为民
  • 1篇王兆绰
  • 1篇高晓明
  • 1篇刘斌
  • 1篇朱晓辉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成年小鼠胸腺内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探讨成年BALB/c鼠胸腺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OM)以及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性的分布及与T细胞发育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组织原位显示胸腺内的神经肽。结果:各神经肽的免疫反应性主要位于髓质,均可见到阳性神经纤维,并与胸腺细胞密切接触。除SP外,其它神经肽在皮、髓质交界区的血管平滑肌上均有表达。这些神经肽也都与肥大细胞密切相关。结论:VIP、SP、5HT、SOM及NPY可能参与成熟T细胞的功能调节。VIP、5HT、SOM、NPY可能有控制T细胞迁移的功能。
潘秀芳孙品伟朱晓辉
关键词:神经肽类胸腺免疫组织化学
高内皮微静脉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2
2000年
潘秀芳孙品伟
EB病毒膜抗原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制备被引量:8
1999年
将Epstein-Bars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用显微注射法导入昆明种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以制备转基因小鼠模型。共注射受精卵450枚,存活291枚,植入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使之发育,产出仔鼠12只。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仔鼠出生率为65%和4%。用PCR法分析显示5只有BLLF1基因整合,整合率为42%。结果表明携带BLLF1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已经制备成功。该转基因小鼠可作为研究EB病毒致病机理,特别是与自身免疫病关系的动物模型。
郭长占周为民潘秀芳谷淑燕田枫刘斌王兆绰高晓明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EB病毒自身免疫病膜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