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朝晖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严重急性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志贺菌
  • 2篇全基因
  • 2篇综合征
  • 2篇呼吸综合征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综合...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白质
  • 2篇SARS

机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华北制药集团...
  • 1篇国家人类基因...

作者

  • 7篇熊朝晖
  • 5篇金奇
  • 3篇卫灿东
  • 3篇杨剑
  • 2篇侯云德
  • 2篇徐星烨
  • 2篇董杰
  • 2篇段淑敏
  • 2篇梁米芳
  • 2篇李德新
  • 2篇杨帆
  • 2篇张笑冰
  • 2篇冷文川
  • 2篇薛颖
  • 2篇周世力
  • 1篇贾茜
  • 1篇陈立宏
  • 1篇孙立连
  • 1篇王健伟
  • 1篇彭俊平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病毒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全基因组PCR扫描方法进行猪链球菌基因组结构的比较分析
2007年
2005年,在中国四川局部地区爆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因其感染人数多,病死率高引起关注,为了确定该致病菌是否发生变异,通过应用全基因组PCR扫描方法(WGPScaning)、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以及毒力相关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分别来自本次疫情中的病人和病猪、以前流行期间感染的病人分离的菌株以及网上公布的来自欧洲的猪链球菌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各菌株的基因组结构相似,毒力相关基因没有差异,所有菌株都属于ST1序列群,说明本次引起四川疫情的菌株未发生明显的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熊朝晖卫灿东杨剑彭俊平徐星烨王宇金奇
关键词:猪链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酮古龙酸菌WB0104的全基因组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 sp)可以将L-山梨糖转化为维生素C的前体2-酮基-L-古龙酸,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酮古龙酸菌WB0104基因组由一长度为2765030 bp的环形染色体和2个环状质粒(267968和242707 bp)组成,染色体的(G+C)含量为61.69%,含2727个可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它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系统是完整的,而修复系统不完全.WB0104中有640个左右的预测ORFs属于转运蛋白,占总预测基因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远远高于目前已知的其他细菌,推测与其适应土壤环境因素有关.
杨帆贾茜熊朝晖张笑冰吴洪涛赵颖杨剑朱俊萍董杰薛颖孙立连沈岩金奇
关键词:基因组
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研究
本文中,作者们报道了运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Fab片段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作者们首先抽取抗-HBsAg阳性自然感染者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采用01igo-dT为引...
熊朝晖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体FAB
文献传递
两株刚果红结合突变型志贺菌大质粒全基因组比较研究
2005年
对福氏志贺菌(Shigellaflexneri)5型及志贺氏志贺菌(Shigelladysenteriae)1型两株与刚果红结合突变菌株的大质粒pSF5及pSD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pSF5全长136694bp,包含165个ORFs,其中133个功能明确,32个功能未知.pSD1全长182726bp,共有224个ORFs,其中181个功能明确,43个功能未知.pSF5中IS序列为53787bp,pSD1中为49616bp,分别占整个基因组的39.3%,27.2%.二者中共有22种不同类型的IS出现,其中ISEc8,ISSbo6在志贺菌大质粒中为首次报道.与pCP301相比,pSF5和pSD1都发生了大范围基因缺失,并在多处发生基因片段倒置等现象.pSF5中除与侵袭相关ipa-mxi-spa基因岛完全缺失外,与O-抗原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shf-rfbU-msbB基因也部分缺失,而在pSD1中上述基因则完整存在,但pSD1中与侵袭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virF基因缺失.结果表明,在pSF5和pSD1中与侵袭相关的调控因子及侵袭基因的缺失是导致刚果红结合突变的原因之一,但是否是唯一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唐旭东熊朝晖杨帆张笑冰杨剑陈立宏聂桓燕永亮江艳王璟薛颖徐星烨朱亚芳董杰安黎哲王勋陵金奇
关键词:刚果红基因组比较突变型质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利用293细胞对SARS病人样品进行病毒扩增,培养上清中病毒颗粒经过纯化后,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得到的SARS冠状病毒颗粒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其中质谱分析结果最终表明,分子量约150kD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SARS-CoV基因组所预测S蛋白质序列高度吻合,从而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证实。
周世力熊朝晖冷文川段淑敏李德新王健伟梁米芳卫灿东喻子牛金奇侯云德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蛋白蛋白质组学SARS
宋内氏志贺菌Ss046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志贺菌引起痢疾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福氏与宋内氏志贺菌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优势菌,本研究运用鸟枪测序(shotgun)方法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宋内氏志贺菌(Shigella sonnei)Ss04...
熊朝晖
关键词:宋内氏志贺菌基因组
文献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颗粒所含核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质谱分析结果最终表明,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分子量位于47kD与52kD之间,所获得的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质谱分析数据覆盖了所预测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的87%,且符合率为100%。从而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证实。
周世力卫灿东熊朝晖段淑敏李德新王建伟冷文川梁米芳金奇侯云德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蛋白质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