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新生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碳酸
  • 3篇三叠
  • 3篇碳酸盐
  • 3篇古地理
  • 3篇古地理意义
  • 2篇地层
  • 2篇三叠纪
  • 2篇陆相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1篇盐岩
  • 1篇岩块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地层
  • 1篇野外
  • 1篇野外露头
  • 1篇隐蔽油气藏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三叠世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牛新生
  • 3篇沈武显
  • 2篇毛治国
  • 2篇樊太亮
  • 2篇王成善
  • 2篇宫雪
  • 1篇张玉修
  • 1篇高远
  • 1篇刘刚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苏地质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研究陆相压性浅水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机制与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建立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分析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要素及生储盖组合特征。从储层性质在横向上发生变化的成因机理出发,将岩性地层圈闭划分为2大类共7种,对岩性地层圈闭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岩性地层圈闭在纵向分布上受控于层序界面和体系域,而不同类型岩性地层圈闭在平面上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沈武显樊太亮宫雪毛治国牛新生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性地层
西秦岭峡城—晒经滩地区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古斜坡的识别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碳酸盐台地斜坡为位于碳酸盐台地和深海盆地之间一个坡折地带,这一环境中,重力作用控制了沉积物的沉积和变形,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古地理和经济意义。峡城地区中三叠统发现大量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及同沉积断层和削切构造,而晒经滩中三叠统古浪堤组复理石中同样有大量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出现。为探索该区中三叠世的古地理环境特征,结合室内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从露头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识别。对这些沉积物和沉积构造的分析研究表明,沿西秦岭峡城、晒经滩一线存在一个近SEE—NWW向展布的大陆斜坡,该斜坡在峡城地区主要以深水碳酸盐沉积为主,向NWW方向逐渐过渡为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该斜坡向NNE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向SW方向则过渡为深海沉积。
牛新生高远沈武显
野外露头沉积学描述计算机辅助系统模型设计
2007年
野外露头沉积学描述计算机辅助系统的任务是要帮助地质工作者实现野外露头沉积学描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即利用计算机实现方便的数据录入、存储、管理、输出、辅助分析等。从地质模型分析入手,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型、模块划分和数据库模型。本系统的特点是实现了有关地质信息标准化采集、管理和处理分析,可为盆地分析、成岩成矿分析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牛新生刘刚
关键词:沉积学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被引量:6
2010年
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建立了吐鲁番拗陷中下侏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并于层序格架内分析了隐蔽油气藏成藏要素及生储盖组合特征。进一步探讨了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从储层性质横向变化的机理及形成圈闭的控制因素出发,将研究区内隐蔽圈闭划分为岩性、地层和复合圈闭3大类、8亚类,对各种圈闭类型、成藏特征及其发育区域和层位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纵向上岩性和地层圈闭分别受控于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复合圈闭受构造活动期次及岩性侧向封堵的复合条件控制,而在平面展布上隐蔽圈闭具有条带状的特征;进而对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沈武显樊太亮宫雪牛新生毛治国
关键词:层序地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
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泥盆纪至三叠纪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白龙江隆起地区可见泥盆纪至中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其中泥盆纪至早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沉积主要见于白龙江隆起北翼,中三叠世的碳酸盐碎屑流则见于白龙江隆起南北两翼和西缘。这些碳酸盐碎屑流沉积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仅含深水砾屑的碎屑流沉积,另一种为深水和浅水砾屑兼有的碎屑流沉积。通过对这些碎屑流沉积进行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分析其沉积特征,认为这些碳酸盐碎屑流形成于碳酸盐台地斜坡环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白龙江地区北侧自泥盆纪开始,存在一个大致东西走向,向北倾斜的碳酸盐斜坡,斜坡向南则为松潘-甘孜地块的主体部分,从侧面佐证了松潘-甘孜地块的存在。至三叠纪安尼晚期,由于松潘地块主体部分沉陷,形成自东向西延伸的白龙江半岛,中三叠世白龙江隆起周缘碳酸盐碎屑流沉积的环状分布则指示出白龙江半岛的空间展布特征。
牛新生王成善张玉修
关键词:古地理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与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研究及展望被引量:19
2010年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是指已固结或半固结的、经过一定距离搬运再沉积而产于正常沉积地层中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块,它和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均属于再沉积碳酸盐岩。文章分析了岩崩、岩屑崩坍、海底滑坡、滑塌和碎屑流沉积的过程,讨论了异地碳酸盐岩块体的沉积机制;归纳了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形成的主要地质背景,认为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可见于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海山和前陆盆地等地质环境中;着重介绍了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的研究进展,即线源式的碳酸盐岩裙沉积和点源式的碳酸盐岩海底扇沉积;最后,阐释了滑来岩块、滑塌堆积和碎屑流沉积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孤立碳酸盐岩块体的搬运沉积机制,对比区分了碳酸盐岩裙沉积和碳酸盐岩海底扇的沉积特征,认为它们在斜坡环境、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牛新生王成善
关键词:海底滑坡滑塌滑塌堆积
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是指已固结或半固结的经过一定距离搬运再沉积而产于正常沉积地层中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块,它和碳酸盐碎屑流一起均属于再沉积碳酸盐岩。在南西至甘孜―理塘,北西至东昆仑南缘,北至西秦岭,东南至龙门山的广大松潘地区内...
牛新生
关键词:古地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