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潇

作品数:2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动脉
  • 10篇血管
  • 7篇导丝
  • 6篇腔内
  • 5篇动脉瘤
  • 5篇血管腔
  • 5篇血管腔内
  • 5篇主动脉
  • 5篇管腔
  • 4篇导管
  • 4篇瘤栓
  • 3篇导引
  • 3篇动脉瘤手术
  • 3篇动脉瘤栓塞
  • 3篇性病
  • 3篇占位
  • 3篇占位性
  • 3篇占位性病变
  • 3篇收纳
  • 3篇手术

机构

  • 28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8篇狄潇
  • 18篇刘昌伟
  • 12篇郑月宏
  • 9篇倪冷
  • 5篇陈跃鑫
  • 4篇李方达
  • 4篇叶炜
  • 3篇刘暴
  • 3篇曾嵘
  • 2篇宋希涛
  • 2篇张慧
  • 2篇王磊
  • 1篇刘琦
  • 1篇宋小军
  • 1篇郑曰宏
  • 1篇周炜洵
  • 1篇王萱
  • 1篇徐凯
  • 1篇冯凤芝
  • 1篇李霁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动脉瘤栓塞导管和动脉瘤手术辅助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脉瘤栓塞导管和动脉瘤手术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动脉瘤栓塞导管包括连接件和导管本体;连接件与导管本体的一端连接;导管本体包括多腔体结构和设置在导管本体外表面的充气球囊;多腔体结构包括导丝引导腔...
倪冷狄潇蒲佐
文献传递
铁死亡在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铁死亡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核心是依赖于铁离子的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最初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途径,但后续研究发现,细胞内还存在不依赖于GPX4的途径。同时铁死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死亡方式,涉及氧化还原平衡、脂质代谢、铁稳态以及能量代谢,与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疾病相关。最新又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对于血管稳态具有重要保护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最先受累的部位,因此铁死亡有望成为保护内皮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方向,相关机制研究仍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希望通过总结铁死亡的机制进展及其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牛帅张锐荣智华李逢时倪冷狄潇刘昌伟
关键词: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
导丝自动收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自动收纳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导丝自动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盘及导引部。收纳盘上设置有环形的导丝收集槽;导丝收集槽顶部设置有盖板。导引部用于导引导丝进入导丝收集槽;导引部活动设置在收纳盘上,能够在收...
狄潇刘昌伟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IFDVT)的治疗曾以单纯抗凝为主,但有30%~50%的患者会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导管接触性溶栓、经皮机械血栓清除等血栓清除技术可有效清除血栓,弥补了单纯抗凝的不足,有望降低PTS的发生率,但目前相关证据仍不足。其他方法如滤器植入和压力治疗的效果亦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总结了急性IFDVT的治疗策略和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牛帅马百涛张锐荣智华倪冷狄潇刘昌伟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抗凝
累及皮肤和肱动脉的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43岁,因“左手多发结节5个月,发现左腋下包块3个月余”于2023年10月23日就诊于我院。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五指指端多发紫红色结节,伴按压痛(图1A)。3个月前患者自觉左上肢酸胀感,并触及左腋下包块,于外院行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左侧肱动脉瘤样扩张,伴动脉管壁增厚(图1B)。
练文卓李方达崔立强狄潇宋希涛孙国强刘昌伟郑月宏倪冷
关键词:指端瘤样扩张肱动脉多发结节左上肢
导丝自动收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自动收纳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导丝自动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盘及导引部。收纳盘上设置有环形的导丝收集槽;导丝收集槽顶部设置有盖板。导引部用于导引导丝进入导丝收集槽;导引部活动设置在收纳盘上,能够在收...
狄潇刘昌伟
文献传递
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及活检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包括活检钳、旋转套筒、角度调节复位机构、外鞘、固定球囊和注液导管;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长臂和操作手柄;长臂装置在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钳头以及与钳头连接的长臂的端头部穿出旋转套筒的外...
狄潇郑月宏刘昌伟刘暴叶炜陈跃鑫
使用术中缝合逆向分支支架处理复杂腹主动脉瘤合并胸主动脉瘤及双髂动脉瘤1例
2023年
患者男性,63岁,因"突发上腹部不适2 d"于2022年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患者2 d前因间断性左上腹隐痛于外院就诊,血压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CT检查结果提示近肾腹主动脉瘤合并胸主动脉及双髂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高血压病40余年,10年前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年前发现腹主动脉瘤,当时动脉瘤最大径约50 mm,未规律治疗和复查。体检:体温36.1 ℃,心率77次/min,血压127/94 mmHg。腹部可触及10 cm×15 cm搏动性包块,四肢动脉搏动良好。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胸主动脉瘤合并穿透性溃疡,瘤体最大径为55 mm,左锁骨下动脉处主动脉直径34 mm,瘤体远端主动脉直径26 mm(图1A)。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为73 mm,肠系膜上动脉距离左肾动脉3 mm,距离右肾动脉15 mm,右肾下缘距瘤体长度5 mm,肠系膜上动脉水平腹主动脉直径23 mm,瘤颈角80°。双侧髂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动脉瘤最大径分别39 mm(左髂总动脉)及32 mm(右髂总动脉),同时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图1B~1F)。
练文卓狄潇刘昌伟郑月宏倪冷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胸主动脉瘤动脉搏动附壁血栓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及活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包括活检钳、旋转套筒、角度调节复位机构、外鞘、固定球囊和注液导管;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长臂和操作手柄;长臂装置在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钳头以及与钳头连接的长臂的端头部穿出旋转套筒...
狄潇郑月宏刘昌伟刘暴叶炜陈跃鑫
文献传递
月经紊乱,下肢浮肿,急性肾损伤--罕见盆腔占位的“瘤栓事件”
2022年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在所有子宫恶性肿瘤中占比不足1%,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LG-ESS导致急性完全性下腔静脉阻塞的报道。2020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接诊1例LG-ESS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右下肢凹陷性水肿、突发恶心、少尿、肌酐升高,影像学提示下腔静脉完全性阻塞,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决策,采用分期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成功救治该患者,其诊疗过程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疑难重症患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高雪涵狄潇冯凤芝周娜周炜洵李源朱阿芳贺蕾乔逸孙蒙清江欣陈跃鑫郑月宏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