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伟

作品数:328 被引量:1,091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5篇期刊文章
  • 9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10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6篇脑炎
  • 55篇视神经
  • 46篇细胞
  • 39篇抗体
  • 37篇病毒
  • 35篇脊髓炎
  • 32篇神经炎
  • 31篇受体
  • 29篇神经系
  • 29篇神经系统
  • 29篇视神经炎
  • 28篇血管
  • 28篇综合征
  • 27篇视神经脊髓炎
  • 23篇预后
  • 21篇蛋白
  • 20篇自身免疫
  • 17篇缺血
  • 16篇谱系
  • 14篇自身免疫性

机构

  • 2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4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西北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3篇天津市宝坻区...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欧蒙医学诊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328篇王佳伟
  • 53篇王得新
  • 50篇刘磊
  • 41篇王瑞金
  • 34篇脱厚珍
  • 33篇刘磊
  • 32篇江汉秋
  • 30篇崔世磊
  • 27篇李继梅
  • 26篇代飞飞
  • 24篇冯子敬
  • 23篇景筠
  • 22篇宋兆慧
  • 21篇马秋英
  • 20篇张晓君
  • 19篇朱丽平
  • 18篇孟超
  • 18篇杨庆林
  • 18篇郭燕军
  • 17篇赖春涛

传媒

  • 39篇中国现代神经...
  • 36篇中国神经免疫...
  • 28篇中华神经科杂...
  • 15篇中国卒中杂志
  • 14篇眼科
  • 14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2015北京...
  • 11篇中华实验和临...
  • 8篇临床和实验医...
  • 6篇第七届中华医...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5篇北京医学
  • 5篇第一届华北地...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信息...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17篇2024
  • 6篇2023
  • 17篇2022
  • 26篇2021
  • 13篇2020
  • 14篇2019
  • 17篇2018
  • 39篇2017
  • 24篇2016
  • 35篇2015
  • 27篇2014
  • 28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视神经病变发展历程被引量:1
2016年
自1981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首次报道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视神经病变逐渐被认识,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是HIV相关原发性视神经病变,本文简要介绍HIV相关视神经病变发展历程及相关危险因素。
代飞飞王佳伟
关键词:HIV视神经疾病
缺血性卒中后免疫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免疫及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机体会调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卒中会打破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造成内稳态失衡。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用药,为卒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赵博王佳伟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免疫机制免疫调节剂
伴干燥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贾楠景筠刘磊王佳伟
筛板前视神经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筛板前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筛板前视神经炎患者18例。方法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包括视力、视野、眼底像、视觉诱发电位(VEP)、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中枢神经脱髓鞘抗体等,以及治疗方式和视力转归,总结其临床特征主要指标病情达峰时及发病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缺损特点、视盘水肿程度、有无盘周出血、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中枢神经脱髓鞘抗体结果、脑脊液OB是否阳性、治疗方案。结果18例患者中女性13例,平均发病年龄(43.61±2.94)岁。20眼受累,其中病情达峰时BCVA≤0.1者9眼(45%),≥0.5者8眼(40%)。8眼(40%)弥漫性视野缺损,6眼(30%)不规则片状视野缺损,3眼(15%)中心暗点:10眼(50%)中重度视盘水肿,7眼(35%)伴有盘周出血。16眼(80%)VEP仅存在P100潜伏期延长,4眼(20%)存在潜伏期延长合并波幅减低。18例患者中脑脊液0B阳性者3例(16.7%),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4例(22.2%),阴性11例(61.1%)3例患者接受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15例患者接受大剂量甲强龙静脉冲击治疗,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20眼中11眼(55%)发病3个月视力明显改善或完全恢复,8眼(40%)视力有所改善,仪有2眼(10%)视力无变化。结论筛板前视神经炎视力损害轻重不一,弥漫性视野缺损和重度视盘水肿更多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较好。
贾庆霞杨庆林王佳伟
关键词:视神经炎
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1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征以及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一侧肢体无力[30例(59%)]最为常见,其余依次为肢体无力合并感觉症状[14例(27%)]、失语[4例(8%)]、感觉障碍[3例(6%)]。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为23min;平均ABCD2评分为4.1分,4例患者在发作后1周内形成缺血性脑卒中。33例(65%)有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18例(35%),颅外动脉狭窄10例(20%),颅内动脉、颅外动脉均有狭窄5例(10%)。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分别为7例(14%)、11例(22%)、15例(29%)。结论颈内动脉系统频发TIA以一侧肢体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率为65%,且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
王瑞金王得新王佳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频发
边缘性脑炎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1878年,法国学者Broca[1]首先在哺乳类动物大脑半球边缘观察到一完整的环形皮质,包括环绕胼胝体的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和海马,遂将其统一命名为边缘叶。后来此概念进一步扩充,将与上述解剖部位皮质结构相似的区域如额叶眶回后部、岛叶前部和颞极,
王佳伟
关键词:脑炎
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166例MG患者和233名健康对照者CTLA-4基因启动子区域-1722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G患者中CTLA-4基因-1722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P<0.01),C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患者不同性别、合并胸腺瘤否、临床分型、发病年龄等不同组之间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1722位点CC基因型与MG明显相关,有必要对CTLA-4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谢琰臣孙亮李海峰张华姜彬王淑辉许春伶王佳伟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核苷酸多态性
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均给予改善微循环、抗凝、脑保护等治疗;经过3、7和14 d治疗后行脑电图、神经功能评分测定。结果有效组在治疗后3、7和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0.05);无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治疗前比较,有效组BSI在治疗后3、7和14 d均明显改善(P<0.05),而无效组BSI在治疗后3 d出现恶化(P<0.05);有效组DTABR反应显著迟于BSI,直至治疗后7 d开始改善(P<0.05);无效组DTABR在治疗后3、7 d发生显著恶化(P<0.05)。有效组在经过3 d治疗后BSI和DTABR均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治疗3 d后BSI出现降低,而DTABR在治疗7 d后才降低,均较无效组提前(P<0.05)。结论脑电图相关指标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害恢复效果进行评估。
李丹李博荣培李旭东王佳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电图脑功能损害
猴痘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在过去的一年内,猴痘的爆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猴痘是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除典型的皮疹症状以外,猴痘病毒感染还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表现,潜在的机制可能包括感染后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损伤,以及病毒直接侵入神经系统。本文围绕猴痘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进行综述,以促进早期识别、诊断猴痘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狄晓萌刘磊王佳伟
关键词:猴痘病毒神经系统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抗病毒药物
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肠道病毒的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我院散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成人患者的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检测以期调查本地区就诊患者中散发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基本情况,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9-2013年间36例散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用一种快速、敏感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各种肠道病毒.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同组标本进行了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1-6型的IgM监测.结果 在所有36例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有9例经PCR检测为肠道病毒阳性,占25%.其中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无菌性脑膜脑炎患者中,肠道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2.86%,12.50%和11.11%.ELISA法检测同组脑脊液标本仅有2例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为柯萨奇病毒B组IgM抗体阳性.结论 肠道病毒感染是北京散发病毒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膜脑炎患者的常见病原体,特别是无菌性脑膜炎更多见.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脑脊液肠道病毒检测方面比ELISA法灵敏度高,但两者联合在肠道病毒的临床分型检测中更有优势。
姜彬王佳伟脱厚珍谢琰臣赵日光冯子敬陈珺王得新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脑膜炎脑炎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