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清
- 作品数:5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人为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年间变动趋势被引量:4
- 2011年
- 2002-2007年,在阿拉善荒漠区的典型地区,选择了4种不同干扰方式的样地,分别为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研究啮齿动物群落的变动趋势,在每种干扰方式的地段设计了标志流放区,面积为0.95hm^2,采用标志重捕法,每月连捕4d,同时在4种不同干扰方式的地区选择了4条线路取样,每条线路面积约10km2,采用铗日法调查,分别在4、7、10月份取样。结果表明,6个年度中啮齿动物群落的格局在4种不同的干扰方式下表现出不同特征,组成群落鼠类数量和生物量相对比例的年度变化特征均表变现为过牧区较突出。过牧区群落生物量年度变化趋势与数量变化趋势同,群落生物量的年度变化主要是由数量变化来决定的。开垦区群落生物量的年度变化主要是由数量变化来决定的。轮牧区、禁牧区群落生物量年度变化均与数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受不同种间个体生物量和种内个体生物量的差异影响较大。
- 王利清武晓东付和平甘红军
- 关键词:啮齿动物荒漠
- 不同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数量和生物量格局——动态特征及其敏感性分析
- 在阿拉善典型荒漠地区,2002~2007年选择了4种不同干扰方式的样地,分别为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铗R法调查。为了揭示啮齿动物群落在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中对于不同干扰方式的反应特征,首先对不...
- 王利清
- 关键词:荒漠地区啮齿动物动物群落
- 有关蒙古毛足鼠的一些生态资料
- 目的:介绍蒙古毛足鼠的一些生态资料。方法:2007—2009年,每年5、7、9月上旬,利用直线夹日法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调查,捕获鼠称重、测量后解剖,记录繁殖情况。结果:蒙古毛足鼠是调查区的优势鼠种,在群落中3年平均占38....
- 董维惠杨玉平王利清解永凤
- 关键词:繁殖生态种群结构
- 文献传递
- 一种斜坡多门自动连续捕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坡多门自动连续捕鼠装置,包括鼠笼壳,立柱,竖隔板,活动板,活动板铰链,弹簧,活动挡板,门固,门板,斜坡板,诱捕盖;所述立柱竖直安装在鼠笼壳内部中心处;所述竖隔板竖直安装在鼠笼壳内腔上部;所述活动板底...
- 王利清张福顺杨玉平蔡丽燕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双层老鼠饲养笼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层老鼠饲养笼,其特征是所述底笼的内部四角处各固定着一个固定仓,固定仓的侧面通过中部带有出口的底部通道顺次连接,固定仓的上表面则安装着拼接而成的上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为环形管道,且在环形管道的四角...
- 王利清张福顺杨玉平张勇
- 文献传递
- 有关蒙古毛足鼠的生态研究
- 2011年
- 目的介绍蒙古毛足鼠的一些生态资料。方法 2007-2009年每年5、7、9月上旬,利用直线夹日法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调查,捕获鼠称重、测量后解剖,记录繁殖情况。结果蒙古毛足鼠是调查区的优势鼠种,在群落中3年平均占38.14%,2008和2009年分别为56.29%和58.15%,解剖蒙古毛足鼠183只,其中雄性鼠84,雌性鼠99只,雌性比为54.10%。3年睾丸下降率分别为87.50%±17.53%、61.54%±29.15%和63.64%±0.13%。3年雌鼠怀孕率分别为16.67%±18.79%、30.77%±27.65%和17.65%±9.60%。结论蒙古毛足鼠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优势鼠种,其性比、睾丸下降率和怀孕率各年均不同。
- 董维惠杨玉平王利清解永凤
- 关键词:生态繁殖生态
- 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内蒙古地区,以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定位为基础,发现内蒙古地区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时存在种植作物类型较为单一、农企组织化程度薄弱,“蒙字号”品牌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和技术待改善等问题。鉴于此,内蒙古地区亟需通过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改善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促进市场导向和政府保障、加强技术转化以及人才培养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路径。
- 樊金岳王利清
-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防治布氏田鼠最佳时机的选择
- 目的掌握布氏田鼠的最佳防治时机,可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灭鼠效果。方法每年5-9月采用直线夹日法,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调查布氏田鼠的数量,捕获鼠逐只解剖观察繁殖情况。结果布氏田鼠种群的数量,一般遵循着低谷-上升-高峰-下降周...
- 董维惠侯希贤杨玉平王利清解永凤
- 关键词:布氏田鼠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沙地不同生境中鼠类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沙地不同生境中鼠类群落的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4-10月,采用夹夜法对鄂尔多斯沙地7种植被类型中的鼠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生境中鼠类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有差异,苜蓿地中鼠类物种数最多,为5种,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3075;沙打旺地仅捕到小毛足鼠。小毛足鼠为各种生境的优势鼠种,占总捕获量的65.83%,但其种群数量动态在不同生境间有差异。结论人为种植不同植被改变鄂尔多斯沙地生境条件,使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产生差异,因此在沙地草场利用过程中应重视鼠类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张福顺杨玉平王利清赵晓光王慧清
- 关键词:鼠类群落生境沙地草场种群动态
- 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 2002~2005年对阿拉善荒漠不同干扰方式下植物生物量和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的生物量进行时间动态的分析,应用PCA方法对种群的年均生物量进行分析,用典型相关的方法对啮齿动物群落生物量、及其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均匀性指...
- 王利清
- 关键词:啮齿动物动物群落生物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