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贫血
  • 4篇缺铁
  • 4篇缺铁性贫血
  • 4篇细胞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琥珀酸亚铁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1篇单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变化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休克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指标

机构

  • 12篇济南市中心医...
  • 8篇山东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山东省军区机...

作者

  • 13篇王彦华
  • 5篇陈学良
  • 2篇沈志祥
  • 2篇董小林
  • 2篇孙婉玲
  • 2篇张茂宏
  • 1篇沈杨
  • 1篇常亚丽
  • 1篇孙爱军
  • 1篇洪思存
  • 1篇蔡华
  • 1篇刘晓莉
  • 1篇李建勇
  • 1篇刘春生
  • 1篇董学斌
  • 1篇熊树民
  • 1篇马红霞
  • 1篇马道新
  • 1篇姜义荣
  • 1篇达万明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预测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筛选可以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免疫抑制治疗 (IST)疗效的指标。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 5 2例再障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中干扰素γ(IFN γ)基因的表达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中Hsp72基因的热诱导性 ,并观察其与IST疗效的关系。结果 初治的特发性再障和继发于苯中毒的重型再障患者两个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别 ,且IFN γ基因阳性率及Hsp72基因的热诱导性在IST有效的特发性再障患者显著升高 ,而与继发性患者疗效无关。结论 这两种基因的检测可以作为特发性再障患者IST的疗效预测指标。部分苯中毒导致的再障患者即使无IST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也能逐渐恢复。
孙婉玲刘晓莉王彦华张茂宏
关键词:贫血免疫抑制治疗干扰素Γ热休克蛋白72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探讨淋巴瘤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WZLneoCDgly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大量培养产病毒的阳性克隆PA 317/CD +tk细胞株 ,收集病毒上清 ,浓缩后转染Raji淋巴瘤细胞 ,再次经G 418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Raji/CD +tk细胞株。采用RT -PCR法检测双自杀基因的表达。MTT法测定转基因组及未转基因组Raji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 双自杀基因在Raji细胞中可稳定表达 ,联合使用 5 -氟胞嘧啶 ( 5 -FC)和无环鸟苷 (GCV )对细胞增殖的杀伤作用及旁杀伤效应高于单独使用 5 -FC或GCV。
姜义荣马道新陈学良刘春生王彦华
关键词:淋巴瘤逆转录病毒双自杀基因
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因素被引量:7
1998年
大量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的凝固性增高而纤溶性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均有高凝的倾向,现将与高凝有关的一些因素做一简述。1凝血因子增多或活性增强1.1生理性凝血因子增多最常见于妊娠中、后期的孕妇,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赵忠信王彦华
关键词:血液高凝状态
铁剂治疗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规律被引量:5
2006年
对14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治疗有效时血常规各项参数恢复正常的顺序依次为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白细胞基本不受影响,血小板往往出现治疗后下降的现象。
王彦华熊树民
关键词:血常规琥珀酸亚铁
偶测血压正常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
2002年
董晓林宋志民王彦华孙爱军万春莉
关键词:血压正常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动态血压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D表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分析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初诊免疫表型与完全缓解(CR)率及缓解期的关系。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在AML中各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33>CD45>CD38>CD11b>CD117>CD14;干/祖细胞分化抗原CD34表达率为46%,以M2和M4为最高(63%和66%);M3几乎不表达CD34和HLA-DR;淋系抗原在部分AML中表达阳性;CD117+病例较阴性组具有明显低CR率和短CR期。提示免疫表型的相关研究将提高AML诊断准确性,并将有助于指导AML治疗和判断其预后。
程晓文马红霞陈钰沈杨杨晨敏王彦华谢碧霞沈志祥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预后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思路(附2例报告)被引量:9
2005年
王彦华姚广燕陈学良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误诊
l-苏糖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2004年
目的 :观察l 苏糖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4 8例合格受试者分别给予事先编盲的药物 ,分 2组 ,试验组 (2 4例 )给予l 苏糖酸亚铁胶囊 4粒 +模拟琥珀酸亚铁片 2片 ,po ,tid ,对照组 (2 4例 )给予琥珀酸亚铁片 2片 +模拟l 苏糖酸亚铁胶囊 4粒 ,po ,tid。试验周期为 8wk。结果 :治疗后 4wk对照组总有效率 86 % ,试验组总有效率 10 0 %。治疗后 8wk ,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均为 10 0 %。 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别(P >0 .0 5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为 4例(19% ) ,试验组为 2例 (9% ) ,差别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l 苏糖酸亚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起效快、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轻微 ,发生率低。
王彦华陈学良
关键词:贫血随机对照试验双盲法琥珀酸亚铁
头孢曲松钠与G-CSF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
2002年
王彦华董小林孙金凤王学敏
关键词: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头孢曲松钠G-CSF
雷公藤多甙致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所致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 3例服用雷公藤多甙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雷公藤多甙所致药源性再障均为急性发病 ,服药与起病之间关系不定 ,服药剂量与再障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为可逆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引起服药者发生异常免疫反应 ,损伤造血干 (祖 )细胞 。
冯国安郭农建董学斌洪思存常亚丽陈昀王彦华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粒细胞缺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