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压实作用
  • 1篇溶蚀
  • 1篇溶蚀作用
  • 1篇成岩阶段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集
  • 1篇储集层
  • 1篇储集岩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作者

  • 1篇常中原
  • 1篇徐文发
  • 1篇孔繁忠
  • 1篇王宝清
  • 1篇刘站立
  • 1篇王春瑞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1篇200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三肇地区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层的成岩作用被引量:31
2001年
三肇地区下白垩统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具有较高杂基含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和长石岩屑细砂岩。孔隙度在 1 ~ 2 1 3 之间 ,平均 10 9 。渗透率在 0 0 1× 10 -3 ~ 2 89× 10 -3 μm2 之间 ,平均 1 5 3×10 -3 μm2 。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等。压实作用使孔隙大大减少 ;根据结构、阴极发光特征、碳氧稳定同位素成分、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可以推测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早成岩作用的还原条件下 ,方解石胶结物的沉淀使沉积物 (岩 )的孔隙减少 ;长石和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蚀产生的孔隙约占现有孔隙的 1/ 3;交代作用使大部分蒙皂石和高岭石已转变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 ,或绿泥石和绿蒙混层 ,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储集岩的变化发生在早成岩作用阶段。
王宝清徐文发刘站立孔繁忠常中原王春瑞
关键词:储集岩压实作用溶蚀作用成岩阶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