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5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价值分析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956例社区居民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观察记录彩色血流、血流频谱、IMT厚度、斑块大小及狭窄程度。...
- 于德林刘彬王昱闫进刘洋张奕杨倩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
- 文献传递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的血流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的典型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颅多普勒检查SSS患者,部分患者行束臂试验。记录血流频谱、血流速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脉动指数(PI)。结果血流频谱盗血侧椎动脉I期14例,Ⅱ期18例,Ⅲ期3例;椎动脉、基底动脉表现为高阻力型血流频谱;32例出现患盗血侧锁骨下动脉涡流或湍流。健侧椎动脉与前循环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56、P〈0.01);基底动脉与前循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9.98、P〈0.01);健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16、P〉0.05)。22例束臂试验患者均为阳性。结论TCD作为方便、快捷、准确且无创的血流动力学检查方法,是诊断SSS的首选检查。
- 于德林王昱李伟杨志娟杨倩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多普勒
- 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36例SSS患者临床资料,以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对照,计算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SSS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TCD检查结果中,Ⅰ级盗血10例(27.78%),Ⅱ级盗17例(47.22%),Ⅲ级盗血9例(25.00%),对照DSA狭窄程度,颈动脉超声诊断对锁骨下动脉盗血Ⅰ级、Ⅱ级、Ⅲ级临床符合率分别为70.00%、82.35%、100%;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SSS狭窄程度总准确率为97.30%;同一狭窄程度下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SSS患者狭窄程度与DSA检查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SSS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田静王昱于德林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超声诊断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结核性腹膜炎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经大网膜穿刺活检、腹水穿刺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利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分析5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94.0%,误诊3例,误诊率6.0%;49例患者可探及腹水占98.0%,其中少量腹水4例占8.2%,中等量腹水40例占81.6%,大量腹水5例占10.2%;腹水无回声区即单纯性腹水28例占55.1%,非均质性腹水22例占44.9%,在免疫反应的早期阶段,腹水声像图一般表现为单纯性腹水,随着病情进展,腹水声像图转化为非均质性腹水,因此超声声像图可显示病情的进展情况;大网膜增厚47例占94.0%,壁腹膜增厚13例占25.1%,肠系膜增厚9例占18%,其中有8例属肠管聚集征占16.0%;淋巴结肿大7例占14.0%,其中有5例位于肠系膜根部,另外两例分别位于肝门部及胰腺周围。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好、准确率高,并且可以了解疾病进展以及引导进一步的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 于德林刘彬王昱
-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超声检查声像图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被引量:6
- 2008年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因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同侧椎动脉反流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其典型症状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及盗血侧上肢的缺血性改变,临床表现为双侧上肢动脉收缩压相差〉20mmHg(1mmHg=0.133kPa),盗血侧脉搏较健侧弱或无脉,锁骨上窝可闻及血管杂音。笔者对我院2005年9月-2006年8月明确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以为临床早期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提供依据。
- 于德林李伟王昱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超声检查结果
-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狭窄的大脑中动脉(MCA)进行检测,探讨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TCD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行微栓子监测,发现MES的患者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后再行监测。结果:证实了MCA严重狭窄时不仅因低灌注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亦存在动脉-动脉栓塞所致脑卒中,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MES阳性率,为临床评价药物疗效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
- 刘彬王昱于德林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微栓子监测
- 95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价值分析
- 于德林刘彬王昱闫进刘洋张奕杨倩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
- 介入治疗与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伴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卒中患者长期疗效的比较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与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伴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49例伴PFO的隐源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4例)和利伐沙班组(25例),前者接受经皮PFO封堵术;后者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0mg/d)。观察主要终点事件为再发非致死性的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或致死性的脑卒中、早期死亡(放置器械后30d或随机分组后45d内)及次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周围血管栓塞、新发生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肌梗死及出血等。结果2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0.5)年,随访期间利伐沙班组和介入治疗组的失访率分别为8.3%(2/25)和16.6%(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再发非致死性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1例,利伐沙班组3例,2组均未出现致死性脑卒中及早期死亡。介入治疗组和利伐沙班组无主要疗效终点事件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新发房颤1例,房性早搏合并短阵房速者2例,但手术后24h内均自发恢复为窦性心律;未出现心血管原因死亡、周围血管栓塞、心肌梗死及出血等事件。介入治疗组与利伐沙班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7%(4/24)、44%(11/25),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各时点NIHSS评分和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封堵治疗较利伐沙班治疗可更有效改善伴PFO的隐源性卒中患者的预后。
- 张炜赵文娟王昱王强杨士娟刘菁菁马卫军关欣白云鹏高春林
- 关键词:利伐沙班隐源性介入治疗
- 术中超声在神经内镜治疗Chiari I型畸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以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为临床特征,伴或不伴有脊髓空洞。寰枕部减压手术以解除枕骨大孔及颈椎对小脑、脑干、脊髓、第四脑室及其他神经组织的压迫,
- 王红光张述升豆玉超周煜任贺成王昱于德林孙志明李庆国
- 关键词:经内镜治疗术中超声小脑扁桃体疝颅颈交界区畸形枕骨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