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肽α-1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对高龄重症患者呼吸机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对高龄重症患者呼吸机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64例呼吸机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4^+、CD8^+、CD4^+/CD8^+水平,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较短,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小剂量激素能够提高高龄重症患者呼吸机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
- 孟锐王昱郁水华陶琨刘阳
- 关键词:胸腺肽Α-1醋酸泼尼松呼吸机肺炎临床疗效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芬太尼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芬太尼合剂应用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自2008年5月~2009年12月我科ICU收治的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老年患者38例,年龄60~92岁,ApacheⅡ评分16~32,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17例)及M-F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21例)。给予机械通气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机对抗,P组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之后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用药量为1.0~3.0mg·kg-1·h-1静脉泵入持续镇静;M-F组患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3.0mg及芬太尼0.1mg,之后以咪达唑仑100μg·kg-1·h-1、芬太尼2μg·kg-1·h-1同时静脉泵入镇静。观察两组用药后达到Ramsay3~4级所需的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及达到满意镇静效果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出现明显心率、血压下降的例数。结果 P组达到Ramsay3~4级所需的时间为(23.3±7.7)min,M-F组达到Ramsay3~4级所需的时间为(54.3±19.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患者用药后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均较用药前有明显改善(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P组(16.1±5.1)min,M-F组(34.9±13.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M-F组中有4例出现给药后5分钟内血压短暂下降超过25%,3例心率下降超过25%;P组中有1例给药后5分钟内血压短暂下降超过25%。结论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芬太尼均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是有效的镇静剂,但丙泊酚起效快、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对老年患者更为安全。
- 王昱陶琨朱立
- 关键词:机械通气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
- T2DM患者血清sTWEAK、sCD40L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M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MA分为DMA组(n=69)及T2DM组(n=81)。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TWEAK、sCD40L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TWEAK、sCD40L对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DMA组患者血清sTWEAK、sCD40L水平均高于T2DM组(P<0.05);DMA组的病程、FPG及HbA1c、sTWEAK、sCD40L水平均高于T2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HbA1c高水平、sTWEAK高水平及sCD40L高水平均是导致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TWEAK、sCD40L单独及联合预测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AUC(95%CI)分别为0.714(0.635~0.785)、0.744(0.666~0.812)、0.859(0.792~0.910),二者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检测(Z=2.626、2.395,P<0.05)。结论 血清sTWEAK、 sCD40L在DMA患者中均异常升高,与DMA关系密切,sTWEAK、sCD40L联合对于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较高。
- 尹婧婧窦立冬王昱
- 关键词:可溶性CD40配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2020年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43例。将外周血EOS百分比≥2%的患者作为阳性组(n=62),<2%的患者作为阴性组(n=81)。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肺功能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CA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记录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外周血EOS与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关系。结果阳性组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占比高于阴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使用天数短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FeNO高于阴性组(P<0.05)。31例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将其作为再入院组,其余患者作为非再入院组。再入院组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占比、外周血EOS阳性者占比、FeNO高于非再入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外周血EOS阳性及FeNO升高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内因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EOS百分比≥2%的老年AE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更多,CRP、PCT、FeNO更高,但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较短,且外周血EOS百分比≥2%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30 d因内急性加重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 尹婧婧张巍张茗严之红王昱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短期预后急性加重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腹腔高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危重患者通常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腹壁顺应性降低、腹腔内容物增加或间质性水肿、第三间隙液体集聚,因而导致腹腔内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IAH/ACS)。IAH/ACS的发生发展与器官衰竭、病死率的增加密切相关,并且被认为是ICU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王昱陶琨郁水华何水波穆兰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腹腔高压脓毒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腹腔间室综合征独立预测因素
-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肌少症评估中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六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肌少症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老年医学二科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的109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衰弱评估量表(FRAIL量表)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得分≥3分)、衰弱前期组(1~2分)及无衰弱组(0分)。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握力、六分钟步行距离等,采用微营养评定法(MNA-SF)评估营养状态,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及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六分钟步行距离与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及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109例老年住院患者中42例存在衰弱,占38.5%,40例为衰弱前期,占36.7%,27例无衰弱,占24.8%。衰弱组MNA-SF评分、IADL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握力、RSMI低于衰弱前期组与无衰弱组(P<0.05),衰弱组年龄、女性比例大于衰弱前期组与无衰弱组(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六分钟步行距离缩短、IADL评分降低、肌少症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男性、六分钟步行距离缩短、MNA-SF评分降低、衰弱是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发现,六分钟步行距离与FRAIL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六分钟步行距离与RSM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六分钟步行距离与衰弱、肌少症存在负相关关系,女性、六分钟步行距离缩短、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肌少症可以促进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衰弱,男性、六分钟步行距离缩短、营养不良、衰弱可以促进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肌少症。
- 窦立冬尹婧婧卢翠莲王昱
- 关键词:六分钟步行试验衰弱
- 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内压力变化及其对脏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内压力(IAP)变化及其对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3例肠癌患者,结肠癌38例,直肠癌55例。按照术后3 d内是否出现腹腔内高压(IAH)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IAH组)1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IAP变化特点,比较两组术后呼吸功能、心功能、肾功能及消化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I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术后第1天上升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第3天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 h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肠癌根治术后早期IAP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会导致肠道功能恢复延迟,而对呼吸功能、肾功能及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 陶琨王昱郁水华王早早
- 关键词:肠肿瘤腹腔内压力腹腔内高压脏器功能
- 药物干预高血压继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β1受体阻滞剂方案与ARB、β1受体阻滞剂联合醛固酮拮抗剂方案在控制高血压继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压及心力衰竭风险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继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2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给予ARB联合β1受体阻滞剂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2组患者均治疗24个月.分析2组血压、左心室功能、脑钠肽等的变化.结果 入组前和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分别为(204±34)、(128±25) ng/L,对照组分别为(200 ±33)、(156±27) ng/L.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脑钠肽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脑钠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39±16) mmHg(l mmHg=0.133 kPa)比(163±25) mmHg,(137±17) mmHg比(162±25) mmHg;舒张压:(89±14) mmHg比(98±19) mmHg,(89 ± 13) mmHg比(98±20) 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8±5)%比(53±4)%,(52±5)%比(46±5)%;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1.34±0.68)比(0.68±0.23),(1.06±0.55)比(0.71±0.2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累计发生心力衰竭例数分别为21例和44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
- 何水波孟锐刘慧敏闫新欣茹松伟张然郁水华王昱穆兰
- 关键词:舒张性高血压利钠肽
- 老年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老年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患者出现肺栓塞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年龄$65岁、患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原发灶情况、肿瘤转移情况、伴随疾病、发生血栓类型及部位等。计算Charlson共病指数。根据深静脉血栓部位,分为深静脉血栓(DVT)组和肺栓塞(PTE)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318例患者中281例(8&4%)为深静脉血栓组,37例(11.6%)为肺栓塞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肿瘤类型及肿瘤转移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共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肝病发病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arlson共病指数方面,肺栓塞组(7.22±3.95)显著高于深静脉血栓组(5.69±2.89)(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95%CI:0.846〜0.985,P=0.001)、肿瘤是否转移(OR=0.006,95%CI:0.001〜0.032,F=0.000).Charlson共病指数(OR=2.278,95%CI:1.772〜2.929,P=0.000)均是影响肺血栓栓塞症(P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是否转移.Charlson共病指数是龛年肿瘤患者出现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昱席少枝郭娜陶琨高云何水波郁水华易忠
- 关键词:肺栓塞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