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栋

作品数:16 被引量:1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镰形棘豆
  • 5篇活性
  • 5篇藏药
  • 5篇藏药镰形棘豆
  • 4篇学成
  • 4篇细胞
  • 4篇抗炎
  • 4篇抗炎活性
  • 4篇化学成分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黄酮
  • 3篇棘豆
  • 3篇棘豆属
  • 2篇毒性
  • 2篇酮类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黄酮类
  • 2篇黄酮类成分
  • 2篇骨水泥

机构

  • 12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青海大学
  • 6篇江苏省中药炮...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16篇王栋
  • 12篇蔡宝昌
  • 8篇童丽
  • 7篇杨光明
  • 7篇杨欢
  • 4篇张芳芳
  • 2篇张建伟
  • 1篇马超
  • 1篇戴衍鹏
  • 1篇唐炜
  • 1篇刘磊
  • 1篇楼成华
  • 1篇燕珂
  • 1篇何媛媛
  • 1篇王明艳
  • 1篇詹珺雁
  • 1篇范林乾
  • 1篇韩猛
  • 1篇陈醒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Chines...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对藏民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层析法对镰形棘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染料木素(Ⅰ)、7-羟基二氢黄酮(Ⅱ)、苯乙基肉桂酰胺(Ⅲ)、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Ⅳ)。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
杨欢王栋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棘豆属化学成分
藏药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抗炎与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和顶空萃取三种方法并结合GC和GC/MS技术分析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分别占71.0%,85.6%和84....
王栋
关键词:镰形棘豆黄酮抗炎活性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多平面截骨矫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多平面Smith-Petersen截骨矫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1采用多平面Smith-Petersen截骨矫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疗效采用Stauffer-Coventry标准评定。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至少随访3年。术后3年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Cobb角、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Stauffer-Coventry标准评定: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多平面Smith-Petersen截骨矫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该术式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解决骨质疏松椎体难以固定的问题,能够良好矫正脊柱矢状面平衡,进而达到矫正后凸畸形的目的。
田志国张建伟拾坤张兆川薛有地韩猛刘光普马超王栋刘磊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Ⅳ)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对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NMR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苷元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7-羟基二氢黄酮(Ⅰ)、甘草素(Ⅱ)、白杨素(Ⅲ)、芹菜素(Ⅳ)、木犀草素(Ⅴ)和槲皮素(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棘豆属中分离得到。
杨欢王栋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化学成分
镰形棘豆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考察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了镰形棘豆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了总酚的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4.2~50.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488%(n=9)。西藏安多、班戈和青海共和县3个产地的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18%、1.296%和1.139%。没食子酸浓度在0.804~6.43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2.484%(n=6),3个产地镰形棘豆中总酚的含量分别为0.530%、0.657%和0.493%。结论:此两种方法灵敏准确、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强,分别可以用作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测定,为镰形棘豆抗氧化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杨光明王栋张芳芳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总黄酮总酚
藏药镰形棘豆总生物碱提取纯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选择物料比、乙醇体积分数、醋酸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作为实验的考察因素,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镰形棘豆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最佳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以5mL·L-1醋酸的体积分数40%乙醇溶液为溶剂,物料比为1∶20,60℃超声提取2次,经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再以10mL·L-1 NH3·H2O的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树脂中的生物碱。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能较好地提取镰形棘豆中的总生物碱,为今后从镰形棘豆中获得总生物碱提供了科学依据。
詹珺雁燕珂杨光明王栋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总生物碱提取纯化
藏药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的抗炎、抗氧化及细胞毒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总抗氧化活性、DPPH和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细胞毒性以及LPS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NO抑制的实验对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HPLC-DAD方法同时测定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2’,4’-二羟基查尔酮(1),7-羟基二氢黄酮(2),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醇(3)和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β-半乳糖苷(4)的含量,其中化合物4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和2具有较好的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活性,化合物3表现出最强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论:化合物1-3的体外抗氧化与抗炎活性与镰形棘豆临床上常用的功效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该植物主要活性和指标性成分,为该植物在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了参考。
王栋唐炜杨光明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黄酮抗炎活性细胞毒性
藏药镰形棘豆挥发性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和顶空萃取三种方法并结合GC和GC/MS技术分析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分别占71.0%,85.6%和84.5%。烷烃类、黄酮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要挥发性成分。3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在保留时间值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更完全地阐述清楚藏药镰形棘豆的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王栋杨欢杨光明楼成华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GC/MS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HPLC对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NMR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Ⅰ)、ψ-赝靛素(Ⅱ)、芒柄花素(Ⅲ)、4,2′-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Ⅳ)、7-羟基黄酮(Ⅴ)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Ⅵ)。结论化合物Ⅱ~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Ⅲ,Ⅳ和Ⅵ为首次从棘豆属中分离得到。
王栋杨欢戴衍鹏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棘豆属化学成分
镰形棘豆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及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250,500 mg.L-1)的镰形棘豆挥发油、总多糖、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皂苷部位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部位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挥发油部位和总黄酮部位处理SMMC-7721肝癌细胞24 h后细胞上清中MMP-2的分泌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处理24 h后MMP-2 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和总黄酮部位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ELISA实验表明挥发油部位显著性地抑制MMP-2分泌量;Real-time PCR实验表明挥发油和总黄酮均显著抑制MMP-2 mRNA的表达。结论:镰形棘豆挥发油和总黄酮部位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活性,可能与其下调MMP-2的分泌量和转录水平有关。
杨光明张芳芳王栋何媛媛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SMMC-7721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