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超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Diachronic Study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American Presidential Inaugural Addresses (1789-2009)from Appraisal Perspective
- 《英语的评价系统》(Beyond Exchange:APPRISAL Systems in English)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评价理论的诞生。作为系统功能语法从语篇语义层面探讨人际意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该理论自诞生至今虽只...
- 王海超
- 关键词: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历时性
- 文献传递
- 高校间国际学术关系的理论诠释与价值澄清--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 2021年
- 构建高校间国际学术关系是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理念与实践的再构,是中国高校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的重要路径。这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如何构建这样一种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范式,将成为中国高校共同面临的发展议程。从国家层面来讲,应从优化政策牵引与调控入手,筑牢政策与发展的基础;从高校层面来看,应在深入理解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文化的基础上,在充分认识构建高校间国际学术关系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挑战的前提下,以深刻把握我国对外交往关系的最新动向、坚持汉语的国际推广、加强前沿和传统学科发展的科学布局、塑造学术共同体意识等五个方面为关键抓手,筑牢理念与行动基础。
- 郑淳闫月勤王海超
-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
- 日本顶尖高校的国际化战略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实施“全球顶级大学计划”的背景下,相关日本高校正逐步实现“全面的国际化”。以奈特和德怀特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对入选“全球顶级大学计划”、排名世界前100的五所日本高校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五所日本高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理论理性,在国际化意识塑造与承诺表述、国际化规划布局、国际化工作的执行、反馈与评价、加强措施等五个方面,形成了有效的逻辑关联与行动呼应,能够较大程度地确保国际化发展的效度与可持续性。我国“双一流”高校可适度借鉴日本高校的相关经验,在建构适合自身校情和学情的国际化方法论体系、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范式、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完善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为真正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 郑淳闫月勤王海超
- 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考察——基于五个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调研
- 2023年
- 基于5个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考察发现,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决策机构主要有全体大会、理事会或执行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或特别工作组三个层级。其中,全体大会通常为最高决策机构;议事规则为达到所规定的最低参会人数,投票表决,通常以简单多数为标准;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是执行决策机构。制度互动和体制互动是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运行及开展基本活动的范式。其中制度互动包括组织结构互动、政治性互动和功能性互动。体制互动包括制定各类教育标准,开展教育水平认证;畅通学术交流渠道和学术激励机制,构建学术共同体;强化学术对话,拓展学术共同体意识。因此,中国要发起或主导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路径是:推动中国教育话语的国际传播,深度参与或主导教育标准制定,鼓励高校成为发展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主力军,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开展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共建实践。
- 闫月勤郑淳王海超
- 关键词:全球治理议事规则
- “一带一路”高校国际联盟建设:成效、问题与建议被引量:11
- 2021年
- 高校国际联盟作为各国高校创新交流合作的重要范式,近年来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建设计划的双重驱动下,自2015年起,我国高校牵头发起了一批旨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高校国际联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互动,尤其是间接促进了沿线各国人民对异质文化的认同感,从根本上铸牢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文化之基与精神之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高校国际联盟发展面临实质性合作项目数量不足、缺乏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机制、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于此,各高校国际联盟应从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校准联盟愿景与目标、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文化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找出破题之法,提高高校国际联盟的发展效益,提升相关交流合作的产出成效。
- 闫月勤郑淳王海超
-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国际科技组织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主导或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是各国介入全球科技治理、加强多边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在议程设置、关键岗位任职、吸引总部落地等方面仍表现出强势的话语能力和行动能力,国际科技组织的整体发展仍呈现出“以西方为中心”的现实图景。中国应在持续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主导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加强工作布局,更加深入、全面介入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拓展中国在科技外交领域的话语空间及行动能力,为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科技发展治理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与机制保障。
- 郑淳闫月勤王海超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科技外交
- 在地国际化的概念演进、价值指向及要素条件--基于欧洲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思考被引量:17
- 2022年
- 在地国际化已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实践的主流话语之一,目前中国高校对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以避免概念泛化的“危险”。由于在地国际化的“再提出”缘起于欧洲地区,并在欧洲地区得到广泛回应,因此文章结合欧洲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从“欧洲视角”一窥在地国际化的概念演进、价值指向及要素条件。这将为中国高校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发展的政策设置、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 郑淳闫月勤王海超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评价视角下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789-2009)中介入资源的历时性研究
- 《英语的评价系统》(Beyond Exchange:APPRISAL Systems in English)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评价理论的诞生。作为系统功能语法从语篇语义层面探讨人际意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该理论自诞生至今虽只...
- 王海超
- 关键词: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介入资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