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病例总共136例,全部于入院后48h内通过24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时地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率达67.64%(92例),其心律失常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占42.0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早、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心律失常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明显,如心衰程度、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 黄林锋温文川王玫林广玲
- 关键词:肺心病心律失常
- 212例心室晚电位检测阳性与QT间期离散度关系探讨
- 2005年
- 目的 :本文为探讨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与 QT间期离散度 (QTc、QTd、QTcd)之间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分析测量了 2 12例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以及 5 9例阴性对照组患者常规体表心电图 12导联 QTc、QTd和 QTcd值。结果 :阳性组各值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QTc P<0 .0 5 ,QTd P<0 .0 1,QTcd P<0 .0 1。且以阳性组中的猝死组更有明显统计意义 ,P均 <0 .0 1。结论 :QTc、QTd和 QTcd值增大与心室晚电位阳性临床意义大致相同 ,对提高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有很大的预测价值。
- 王玫庄碧珊
-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心室晚电位室性心律失常
- 386例心脏病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24h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通过分析386例心脏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分析其各类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结果:各种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而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但心衰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5),说明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功能减退无相关性。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猝死。心房纤颤多见于风心病,其次为冠心病和肺心病;房室传导阻滞则多于病毒性心肌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发生率较高。结论: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评估有着很大意义。
- 王玫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无症状性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