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1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老年
  • 7篇老年人
  • 5篇病理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梗塞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血症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疏松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骨折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病理骨折
  • 1篇动脉

机构

  • 1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11篇王瑞萍
  • 8篇陈曼丽
  • 5篇钱贻简
  • 3篇汪耀
  • 3篇金世鑫
  • 2篇毛利民
  • 2篇吴军
  • 1篇蒋国彦
  • 1篇尤广发
  • 1篇蒋蕾
  • 1篇侯军
  • 1篇李敏
  • 1篇吕秀章
  • 1篇周月秀
  • 1篇沈志卫
  • 1篇李铭
  • 1篇褚德发
  • 1篇贺承松
  • 1篇齐欣
  • 1篇宋晓光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第三届国际骨...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例老年人右室心肌梗死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右室心肌梗死(RVMI)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的特点。方法分析5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经尸检的老年患者中6例合并RVMI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RVMI发生率为11.8%,右胸前导联心电图对早期诊断RVMI有价值。6例中4例伴发于大面积、多部位的左室梗死,且均见左室下壁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多在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3例发生心脏破裂。结论老年人RVMI有不同于左室梗死的特点,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吴军钱贻简陈曼丽王瑞萍毛利民尤广发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病理学老年人
老年人查体时发现的心肌梗死──附9例报告被引量:3
1996年
目的老年人心肌梗死症状常不典型,使心肌梗死诊断准确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了解老年人健康查体中发现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总结10年中5208例次老年人健康查体资料。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共10例次,占总查体例次的0.2%。7例急性心肌梗死,占同期住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8.3%。9例平均年龄74.4±6.6岁,其中6例伴高血压,5例伴糖尿病,4例伴高脂血症。6例无胸痛或其它部位的疼痛。随访3~10年,6例发生1~3次再次心肌梗死(再梗),死亡5例,其中2例猝死,1例再梗、休克、感染死亡。结论这些查体发现的心肌梗死患者特点为年龄偏大,多无痛,近期预后虽好,但再次心肌梗死率高,远期预后差。
王瑞萍钱贻简陈曼丽
关键词:心肌梗死老年人
二膦酸盐Alendronate和etidronate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疼痛及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目的:了解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对二膦酸盐Alendronate和etidronate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前瞻性观察上述药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疗效和药物副反应。Alendronate(Fosamax)每天10mg,间歇...
金世鑫汪耀王瑞萍蒋蕾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二膦酸盐ALENDRONATEETIDRONATE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糖尿病心脏病的临床及病理改变被引量:67
1998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984~1993年51例老年糖尿病和同期85例非糖尿病老人心脏的临床及尸检材料。结果糖尿病组的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患病率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非糖尿病组早5年。尸检表明,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累及支数也多,且心肌内小冠状动脉壁增厚者明显地多。有1例病理诊断为糖尿病性心肌病。结论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病变加重,心肌内小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心肌内灶性坏死和间质纤维化增多。
王瑞萍钱贻简陈曼丽
关键词:糖尿病病理老年人心脏病
老年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漏诊原因探讨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探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漏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20年中尸检有AMI老年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46例AMI中11例(23.9%)发生在危重疾病的终末期,其中9例漏诊,占46例的19.6%,占11例的81.8%。11例临床上均患冠心病及其它疾病,尸检均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3支,管腔狭窄Ⅲ~Ⅳ级。心肌梗死部位:左室前壁或前侧壁6例,心内膜下2例,左室乳头肌、室间隔、心尖部和右室各1例。4例心脏破裂。结论AMI的症状易被肿瘤晚期症状和脑血管病的意识障碍等所掩盖,临床上应尽可能多次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以降低AMI漏诊率。
王瑞萍钱贻简陈曼丽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漏诊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被引量:30
1997年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肥胖与老年人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史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178例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胰岛素为180±195mU/L,对照组为77±54mU/L(P<0001),高血压组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亦显著降低(P<0001),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和apoA1明显下降(P<005),肥胖者占7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糖代谢和脂蛋白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所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为其基本的代谢异常。
毛利民吴军王瑞萍茅皖茹陈曼丽李铭宋晓光褚德发周月秀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抗药性
老年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发心肌梗死临床和病理特点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通过临床病理对照研究老年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肌梗死 (MI)的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一个病区 2 0年来临床诊断严重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于死后获得尸体检查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 0年来我院临床诊断严重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且获得尸检者 6例。 6例病人均有心底部逐渐增强的收缩期杂音 ,临床均诊断冠心病。 2例死亡前诊断急性无Q波MI ,5例患者猝死。尸检 6例均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5例有MI,其中 2例有急性心内膜下MI,但同时还有陈旧性MI。另 3例只有陈旧性MI。 5例中 3例有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 ,2例无明显狭窄。所见梗死均为心内膜下 ,灶性 ,分散 ,不同时间发生的。结论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发生临床上不易被检查出的MI。这种梗死是反复发生的 ,与因冠脉严重狭窄或堵塞引起的梗死不同。本病患者在后期病情变化快 ,预后差。
齐欣王瑞萍钱贻简陈曼丽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老年人心肌梗塞
糖耐量随增龄的变化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展被引量:2
1994年
糖耐量随增龄的变化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展王瑞萍,侯军,蒋鸿轩,张蕙芬临床上常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诊断早期糖尿病(DM)。我们总结糖代谢随增龄的变化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发展,以提高对中老年人糖...
王瑞萍侯军蒋鸿轩张蕙芬
关键词:糖尿病糖耐量老年人
104例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4例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的资料。女性25例,60岁以上占80%。男性79例,70岁以上占77%。女性骨折类型中髋和椎体骨折占92%,而男性则占85%。在14例骨X线片所证实的脊椎骨折中,BMD达-3.0SD者1例,-1.1~-2.4SD者7例,-1.0~+1.0SD者6例。因此BMD-1.0SD或更严重者,有必要对骨质疏松作治疗。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来说,既要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BMD,又要拍脊柱X线平片。测定尿中脱氧吡啶啉和羟脯氨酸,以及血骨钙素来决定骨转换率时,14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资料显示,骨转换率正常者6例,增加者5例,降低者3例。本组骨质疏松的独立病因如下:93%为原发性退化性,7%为继发性,包括原发性甲旁亢、肾小管酸中毒和多发性骨髓瘤。促进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因素有:钙和VitD缺乏(48%),肾小管酸中毒(17%),以及心、肺、神经。
金世鑫王瑞萍汪耀陈曼丽
关键词:骨质疏松病理骨折SDBMD肾小管酸中毒骨转换
74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骨质疏松症(OP)定义包括: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及二者共同引起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1]。3条中仅骨量减少可行临床测量(测量骨密度),并规定白人妇女骨密度(BMD)减少大于25个峰值的标准差(s)者为OP,伴骨折者为严重OP。以下回顾分析我院1...
金世鑫王瑞萍汪耀李敏陈曼丽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人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