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科DIC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11年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易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分析总结了近10年我院产科诊断的15例DIC的发病诱因及救治体会,以期日后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王红霞
-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诱因
- 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为探讨米非司酮、炔诺酮与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本研究选取9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3组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并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年龄23~52岁,均已婚,病程3个月至6年。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加重和/或经量多、经期延长;2除外妊娠,
- 王红霞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左炔诺酮缓释系统经量子宫肌层子宫体积
- 循环肿瘤细胞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入临汾市人民医院的60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CTC PD-L1经CytoSorter CTC系统测定。对宫颈癌病理特征与PD-L1^(+)CTC之间的相关性予以分析,并比较PD-L1^(+)CTC和PD-L1-CTC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估宫颈癌放化疗后PD-L1^(+)CTC数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TC检出率及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PD-L1^(+)CTC检出率更低(38.33%vs.56.67%),PD-L1^(+)CTC检出数量更少[(0.77±1.20)个vs.(1.27±1.5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PD-L1^(+)CTC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P<0.05)。同步放化疗后,宫颈癌患者PD-L1^(+)CTC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D-L1^(+)CTC患者的PFS短于PD-L1-CT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CTC PD-L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PFS预后因素。结论宫颈癌放同步放化疗前后测定的CTC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 王华丽任伟伟李险峰王红霞
- 关键词:宫颈肿瘤同步放化疗循环肿瘤细胞预后
- 硬膜外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产妇分娩镇痛的疗效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硬膜外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产妇分娩镇痛的疗效分析.方法 研究纳入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6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与单一规律性硬膜外注射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子宫口开到3 cm以上后进行镇痛,给予产妇复方乳酸钠,左侧卧位,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实验组产妇硬膜外给药与分娩镇痛方法同对照组,出现麻醉平面后,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在宫口开至10 cm时停止.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后0.5、1、2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0.5 h与2 h,实验组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用量与第二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镇痛后1 h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镇痛后1 h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硬膜外注射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红霞
- 关键词:产妇分娩镇痛
- 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以降低早产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对细菌性阴道病(BV)孕妇进行干预治疗,在减少晚期流产与早产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一院进行孕检并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诊断后1周内给予标准治疗,必要时重复治疗。观察两组妊娠时限结局。结果:治疗组自然早产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晚期流产率亦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孕期进行BV筛查和治疗,可有效减少早产及晚期流产等妊娠不良结局。
- 王红霞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早产晚期流产
-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 2012年
- 近年由于对宫颈癌认识的深入及防癌知识的普及,使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得以推广,“三阶梯”诊断程序已成为宫颈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标准方法。此诊断程序使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得到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
- 王红霞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细胞学检查
- 达英-35与GnRH-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GnRH-a及达英-35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将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1例,用GnRH-a 4次;B组33例,用GnRH-a 4次后周期性口服达英-35;C组29例,用GnRH-a 4次后连续口服达英-35。结果:B、C组体重增加高于A组(P<0.05),C组突破性出血高于A、B组(P<0.05)。结论: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并达英-35治疗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连续应用达英-35对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 王红霞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GNRH-A达英-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