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CT血管造影与3D-DSA对囊状未破裂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估静脉注入造影剂的CTA与3D-DSA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的对比评价。方法 13例通过血管造影偶然发现的15个颅内囊性动脉瘤。对于每个患者,我们均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包括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后处理过程中,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每个动脉瘤的最大直径、瘤颈直径、动脉瘤高度、最大宽度、凸起高度、载瘤动脉直径和载瘤动脉与动脉瘤顶端之间的夹角进行仔细测量。结果 3D-DSA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而没有运动伪像。所有参数的测量表明二者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相似性(P≤0.001)。结论 CTA是一种可行的、可视的、无创性的诊断囊状脑动脉瘤的手段并且通过评估动脉瘤的大小和几何形态可以提供与传统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媲美的可靠的诊断信息。此初步结果提示CTA可能成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前取代DSA的一个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 宁显宾罗祺许侃王育波陈浩李炳伟逄锦峰丁照义赵长福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无创性
- 原发性颅内软骨肉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2例原发性颅内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管理。方法:患者1因左眼动眼神经瘫入院,术前考虑为颅咽管瘤,术后给予放疗。患者2因视力下降入院,术前考虑为脊索瘤,行肿瘤大部分切除。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软骨肉瘤。患者1术后症状缓解,随访至今未见明显进展;患者2术后第10天因发生严重颅内感染而死亡。结论:原发性颅内软骨肉瘤术前极易误诊,需通过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后辅以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 金凯赵刚王育波张帅王东东
- 关键词:颅咽管瘤脊索瘤病例报告
- 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脊髓空洞症两例被引量:1
- 2018年
- 例1 患者女,34岁,因间断性双下肢麻术3个月,加重伴双上肢麻木20d入院。
- 陈趟王育波尤丽丽唐东方李文鹏赵海涛李伟张显峰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脊髓空洞症并发髓内上肢麻木
- 血管腔内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动脉瘤模型制作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血管腔内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动脉瘤模型因其形态学、组织学、血流动力学与人类颅内动脉瘤相似,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病因、栓塞材料等方面研究。现总结国内外血管内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动脉瘤模型相关文献。
- 马永迁王育波于金录罗祺
- 关键词:弹性蛋白酶动脉瘤
- 新生儿幼年性巨大毛细血管瘤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8年
-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新生儿的发病率较低。尤其是头皮巨大血管瘤的报道甚少。在此我们报道1例新生儿巨大头皮血管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 唐东方尤金良李伟陈趟李文鹏王育波张显峰
- 关键词:毛细血管瘤新生儿幼年性巨大血管瘤良性肿瘤相关疾病
- 癌症患者罹患原发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 目的癌症患者罹患原发脑内恶性肿瘤的病例时有报道,具体发病率如何,不同癌症与脑胶质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目前尚不明确。我们以SEER数据库为基础评估了美国癌症患者罹患原发性恶性脑瘤的发病率,预后等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我们从SE...
- 王育波李蕴潜
- 关键词:癌症脑肿瘤流行病学
- 双侧颈和椎动脉奇网伴颅内多发性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颅内微血管网(Rete Mirabile,RM),又称奇网,RM是一个由吻合血管组成的精细网状结构,取代了母体动脉[1]。这在低级的哺乳动物,如猫、羊及猪等比较常见[2]。发生于人类时,RM通常累及颈动脉和椎动脉,此时,颈内动脉或者椎动脉正常的连续性解剖结构在颅底处消失,被经硬膜异常发育的动脉网所取代。
- 吕品鑫于洪泉王育波赵刚
- 胶质瘤源性外切酶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外切酶体(exosome)是一种直径在30~100nm之间,密度在1.13~1.21g/ml的囊泡样结构,最初用来描述网织红细胞分泌的一种膜性小泡,在网织红细胞成熟的最后阶段,将对成熟红细胞不必要的质膜成分通过exoso...
- 王育波
- 关键词:胶质瘤SHG44EXOSOME电镜蛋白质组学
- 文献传递
- 颅内原发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类较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由美国学者在1952年首次发现并定义.ASPS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易发生远处转移,其常见转移部位有肺、骨、脑、肝等,预后不佳.近年来,随着病例数的不断积累,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ASPS的诊治得以不断完善.但颅内原发性ASPS病例仍十分罕见,文章对颅内原发性ASPS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 金凯王育波张帅周华康赵刚
- 关键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预后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
- 2015年
-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术前面神经功能评估: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为1级。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插管全麻后神经电生理监测仪(XLTEX 32导)示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293 V,500 Hz,2 Pulses,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桥脑背侧后,定位肿瘤位于面丘附近脑干内,切开脑干前行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刺激脑干表面,确定面丘部位,刺激量为0.14 mA(图1),然后在面丘上方剖开脑干,行脑干内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313 V,500 Hz,2 Pulses(刺激阈值)。术后查体:无发热,神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双眼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痛觉减退。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阴性。术后面神经功能同术前。术后病理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个月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切除完整,未见肿瘤复发。
- 王楠宋红梅王育波赵刚
-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神经电生理监测右侧肢体无力神经系统查体头部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