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 2007年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由于HBV复制过程中HBVD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导致HBV容易发生突变。HBV基因组中四个开放读码区均可发生变异,其中某些关键位点的变异可能与疫苗接种失败、肝炎的慢性化、重型肝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能影响肝炎的治疗。本文综述了HBV基因关键位点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 游晶袁丽芳陈红英唐宝璋王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
- 误诊肝脓肿的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1例
- 2011年
- 患者,男性,58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3月,发热1周"于2007年3月15日入院。体温38.5℃,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血清AFP阴性,HBsAg阴性,球蛋白35 g/L,ALT 140 U/L,外院CT、MRI均示肝脓肿。3月27日我院彩超示肝左叶11 cm×10cm×8 cm低回声不均质实质光团,边界清,病灶少血供,周边血管丰富。肝组织活检示肉眼肝组织为鱼肉状,病理诊断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 尧颖王辉高建鹏徐智媛
- 关键词: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肝脓肿肝组织活检误诊AFP阴性回声不均质
- 云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 2007年
- 云南省是有着特殊地理环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而又相互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途径也不尽相同,各民族均见有患病,HBV基因型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文对云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基因分型测定,并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临床疾病谱、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
- 游晶庄林李云丽陈红英俞岚唐宝璋黄梦玲黄俊华袁绍明王辉袁丽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云南汉族血清HBVDNA基因型分布
- 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可控因素分析
- 本文把出院病人的费用类别分成公费和自费两大部分,其中公费病人包括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及全公费病人,分析公费病人和自费病人的人均住院费用是否有区别,公费病人和自费病人在平均住院日上是否有区别;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治疗效...
- 高华斌王辉
- 文献传递
- 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研究
- 2011年
- 目的文献报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表达CD45,而本实验中却发发现CD45高度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做初步分析。方法成体大鼠骨髓MSCs的分离培养,对原代、第3代和第6代细胞做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记物以及染色体分析。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MSCs呈长梭型、有突起,排列成旋涡状。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原代细胞:CD29(99.9%),CD90(48.5%),CD45(99.6%),CD34(2.02%);第3代细胞:CD29(100%),CD90(97.1%),CD45(100%),CD34(0.89%);第6代细胞:CD29(99.7%),CD90(99.6%),CD45(99.7%),CD34(0.49%)。上述3代细胞的染色体分析示细胞核型均为二倍体。结论体外培养的成体大鼠骨髓MSCs同时表达CD29,CD90和CD45,不表达CD34。
- 高建鹏龙琼仙张志波侯宗柳王辉龙云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 两种分离方法培养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分析目前较简单易行的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效果.方法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记物.结果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较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原代细胞生长快,但传代细胞这一差异不明显;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较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原代细胞形态一致,随着传代的增加,贴壁培养法培养的细胞形态逐步趋于一致.流式细胞仪检测示:贴壁培养法培养的细胞:CD29(99.8%)、CD90(99.6%)、CD34(3.01%);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细胞:CD29(100%)、CD90(97.1%)、CD34(0.89%).结论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都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MSCs,两种培养方法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 高建鹏龙琼先张志波侯宗柳王辉余小鸣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表面标记物
-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作用
- 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每个从事病案信息工作的人员来讲,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从思维方式到管理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转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项新的医疗管理模式,临床路径不仅仅是有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的工作,同时也离不开病案信息...
- 王辉高华斌
- 关键词:病案
- 文献传递
- TGF-β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7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是一簇功能相似的活性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调节多种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其中最受关注且与肝脏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TGF-β1, TGF-β1在体内的水平高低及其基因多肽性都与各种乙型肝炎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TGF-β1与各种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 游晶袁丽芳陈红英唐宝璋王辉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TGF-Β1
- 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被引量:13
- 2007年
- CD4^+Th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根据其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Th1和Th2亚型,分别参与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h1和Th2可相互调节,影响免疫应答的格局.他们来自共同的前体细胞Th0,在不同的细胞因子、抗原等因素的影响下,可发生Th1与Th2的转换.在生理条件下,机体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发生偏离,机体就会趋向疾病状态.
- 王辉游晶
-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免疫
- 云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其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临床疾病谱、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云南地区慢性HBV感染者117例其中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5例(轻度21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慢性重型肝炎(CLF)18例、乙肝后肝硬化(LC)11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7例,采用反向杂交技术(RDB)检测HBV基因型,并对与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云南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41.0%(48/117)和54.7%(64/117),并以C型为最多(χ2=4.38,P=0.036);D型1例(0.86%),B、C混合型2例(1.71%),A、C混合型2例(1.71%).B基因型在轻度慢乙肝组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重度慢乙肝组(χ2=8.27、11.98,P=0.004、0.001)、ASC组(χ2=5.46,P=0.02)、CLF组(χ2=4.13,P=0.042)和LC/HCC组(χ2=11.3,P=0.001).C基因型在LC/HCC组和重度慢乙肝组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慢乙肝组(χ2=11.3,P=0.001;χ2=8.78,P=0.003),与其他各临床型组间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C基因型在HBVDNA(+)组和HBeAg(-)组r所占的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HBVDNA(-)组(χ2=6.63,P=0.01)和HBeAg(+)组(χ2=7.12,P=0.008).B基因型在HBVDNA低水平复制组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高水平复制组(χ2=4.12,P=0.042).C基因型在HBVDNA高水平复制组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B基因型(χ2=5.13,P<0.05).C基因型在年龄≥30岁组中所占的比例(63.3%)高于年龄<30岁组(45.6%)(χ2=3.7,P=0.05).HBV基因型在性别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地区存在HBV的B、C、D、B+C和A+C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要基因型,并以C型为最多.B基因型在轻度慢乙肝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临床型HBV感染者,并且与HBV的低水平复制和低年龄有关.C基因型主要分布于重度慢乙肝和LC/HCC、HBVDNA高水平复制、年龄≥30岁的患者中.提示C基因型与慢乙肝重度
- 庄林游晶游晶陈红英俞岚唐宝璋唐宝璋黄俊华袁绍明Virasakdi ChongsuvivatwongAlan Geater袁丽芳袁丽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反向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