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
- 作品数:56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精氨酸酶-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精氨酸酶-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与肝脏转移性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细胞癌患者54例,其中高分化10例,中分化25例,低分化19例。另选取同期肝脏转移性癌患者25例,ICC患者20例。以3i份正常肝组织标本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肝组织中精氨酸酶-1和GPC-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精氨酸酶-1在肝细胞癌、肝脏转移性癌、ICC、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0%(47/54)、4.0%(1/25)、5.0%(1/20)、100.0%(31/31),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肝细胞癌的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8,P〈0.05)。GPC-3在肝细胞癌、肝脏转移性癌、ICC、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8/54)、12.0%(3/25)、5.0%(1/20)、0(0/31),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肝细胞癌的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98,P〈0.05)。精氨酸酶-i或GPC-3中任意-项阳性即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50/54)和86.7%(39/45)。以精氨酸酶-1和GPC-3皆阳性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35/54)和100.0%(45/45)。结论 联合检测精氨酸酶-i和GPC-3在肝细胞癌诊断,以及肝细胞癌与ICC、肝脏转移性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顾春燕肖锋钱铮秦刚邵建国刘宏斌
- 关键词:精氨酸酶肝细胞
- 精准腺体移植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中精准腺体移植量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腺体移植量为1 mg/kg体质量;观察组腺体移植量为0.5 mg/kg体质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5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血磷的变化,及骨痛、皮肤瘙痒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5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PTH、血钙、血磷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PT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PTH上升曲线幅度较对照组减缓。两组患者术后骨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皮肤瘙痒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能有效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指南推荐的范围内较少的精准腺体移植量(0.5 mg/kg体质量)能在短期内有效减缓PTH的上升。
- 许桐林马家礼周垚肖锋倪毅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激素
- PLK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 肖锋顾春燕
- 胸腹水细胞蜡块制作的改良与运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细胞病理学检查包括自然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穿刺针吸等来源标本,通常制成涂片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结合临床资料做出诊断。高效、简单、便捷、创伤小,准确性高是细胞病理学的主要优点并且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已成为临床上肿瘤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观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恶性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容易从原位脱落,可用各种方法取得瘤细胞,鉴定其性质。
- 孙艳张海燕肖静文朱琳肖锋顾春燕
- 关键词:胸腹水包埋
- 蛋白激酶C在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IT-Ⅰ)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0rain,LPS刺激HUVECs4h后,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1,4-GaIT-Ⅰ表达变化,细胞荧光染色观察β-1,4-GaIT-Ⅰ催化的糖链表达变化及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儿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刺激HUVECs引起的β-1,4-GaIT-Ⅰ表达的上调,PKC激动剂能够使上调的β-1,4-GAIT-Ⅰ的表达进-步增加;在HUVECs中β-1,4-GaIT-Ⅰ与细胞骨架有共同定位,PKC抑制剂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和β-1,4-GaIT-Ⅰ细胞内的再分布;PKC抑制剂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能力的上调。结论PKC可能参与调节LPS诱导的HUVECs β-1,4-GaIT-Ⅰ的表达,可能多种类型的PKC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PKC可能通过对β-1,4-GaIT-Ⅰ的调节进而影响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及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
- 贲志云程纯孙晓雷钱佶肖锋张冬梅季玉红
- 关键词:蛋白激酶C内皮细胞脂多糖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 2008年
-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ERK通路抑制剂U0126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2 h,再用LPS刺激HUVECs 4 h,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β-1,4-GalT-Ⅰ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U0126显著抑制LPS引起的HUVECsβ-1,4-GalT-Ⅰ表达的上调及其黏附能力的上词。结论: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调节LPS诱导的内皮细胞β-1,4-GalT-Ⅰ的表达,并影响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
- 贲志云程纯钱佶肖锋张福鹏季玉红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脂多糖内皮细胞
- Src家族相关激酶(Fgr、Hck、Lyn)/SSeCK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Src家族相关激酶(Fgr、Hck、Lyn) /SSeCK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对枯否细胞用含0.5% CCl4完全培养液刺激,正常组常规培养,培养2h后用PT-PCR检测SSeCKS和Hck、Fgr、Lyn的mRNA表达水平.体内实验中选用SD雄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饲养法制备NASH大鼠模型,设模型组、正常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肝脏脂肪变及炎症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eCKS和Hck、Fgr、Lyn的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变量间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SeCKS、Lyn、Hck、Fgr的mRNA在枯否细胞中均有表达;体内实验结果提示Lyn、Hck在正常肝组织枯否细胞低表达,炎症刺激时高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P< 0.01);SSeCKS则在正常肝组织枯否细胞低表达,炎症刺激时表达减少,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P< 0.01);Fgr在正常肝脏组织Kupffer细胞极低表达,炎症刺激后几乎不表达;且Lyn、Hck与SSeCKS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1),其中与Hck呈中度负相关(r=-0.508,P<0.01),与Lyn呈低度负相关(r=-0.398,P<0.01),Hck与Lyn的表达呈极高正相关(r=0.942,P< 0.01). 结论 Src家族相关激酶(Lyn、Hck、Fgr)/SSeCKS参与了NASH的发生和发展,且相互间有一定联系,可作为NASH炎症反应的一个潜在调控靶点.
- 张玲燕邵建国肖锋陈琳何红梅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在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后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CDK11)在横断性脊髓损伤(t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9横断伤1d、3d、5d、7d和14d组,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法损伤后各时间段CDK11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1在假手术组以及损伤组脊髓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CDK11蛋白水平在SCI后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DK11p58的表达于损伤后3d开始显著升高,一直持续到第7d,之后逐渐下降。而CDK11p110也在3d、5d时高于假手术组,伤后7d则明显降低,至14d时有所回升。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K11在假手术组脊髓中均匀分布,损伤后3d,CDK11在脊髓灰质和白质中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双标记表明,CDK11与神经元的标记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环核苷酸-3′磷酸水解酶(CNPase)有明显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也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脊髓损伤后CDK11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CDK11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 肖锋季玉红孙琳琳秦婧杨君伶刘永华赵剑沈爱国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
- 核仁纺缍体相关蛋白1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核仁纺缍体相关蛋白1(Nu SAP1)在人结肠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5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CRC患者石蜡标本116例,新鲜标本1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PCR)方法检测14例新鲜组织中Nu SAP1 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CRC患者手术切除石蜡标本中NuSAP1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分析Nu SAP1表达与CR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uSAP1 mRNA表达水平在CRC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u SAP1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116例CRC组织中,NuSAP1蛋白低表达67例,高表达49例,NuSAP1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1)。Nu SAP1蛋白表达与CRC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 <0. 01)。结论 NuSAP1在CR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CRC分化、侵袭等过程。
- 蒋浩海肖锋顾春燕周林森高一飞穆向明
-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
- 乙型肝炎组织iNOS的表达与炎症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乙型肝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炎症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Bs Ag阳性肝穿刺及手术标本71例,按肝炎修正组织学活性指数(histology activity index,HAI)记分法分为G0、G1、G2、G3、G45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炎症分级的相关性。结果:iNOS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肝细胞的细胞浆,部分淋巴细胞胞浆中也可见iNOS阳性染色;随着炎症程度增加,iNOS在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均逐渐增强,且表达强度与炎症分级呈正相关(肝细胞r=0.5148,P=0.0000;淋巴细胞r=0.3491,P=0.0016);肝细胞中iNOS的表达与淋巴细胞iNOS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62,P=0.0000)。结论:iNOS可作为乙型肝炎炎症分级的一项参考指标,可能与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 孙艳肖锋钱铮陈丽燕朱琳肖静文顾春燕
- 关键词:乙型肝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炎症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