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晓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脑电
  • 17篇电图
  • 17篇脑电图
  • 16篇癫痫
  • 9篇颞叶
  • 7篇颞叶癫痫
  • 6篇脑电地形图
  • 5篇顽固
  • 5篇顽固性
  • 5篇BDNF
  • 4篇毒性
  • 4篇血管
  • 4篇视频脑电
  • 4篇脑炎
  • 4篇儿童
  • 4篇TRKB
  • 4篇病毒
  • 3篇致痫
  • 3篇致痫灶
  • 3篇视频脑电图

机构

  • 3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武警黑龙江总...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39篇侯晓华
  • 12篇王春利
  • 9篇张黎明
  • 8篇林志国
  • 7篇赵蕊
  • 6篇隋洋
  • 5篇姚丽芬
  • 5篇张晶
  • 4篇刘菲
  • 4篇于淑华
  • 3篇浦松
  • 3篇赵姝
  • 3篇陈俊宁
  • 3篇谭郁玲
  • 2篇杨春晓
  • 2篇王天成
  • 2篇盛利
  • 2篇白勤
  • 2篇张敏
  • 1篇林淑静

传媒

  • 8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 1篇癫痫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电极监测对顽固性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发作期及发作间期颅内电极监测对癫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2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经临床、影像学及头皮脑电图不能确定致痫灶部位,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在患者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视频脑电图监测,记录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图变化,并与头皮脑电图、MRI进行比较,分析癫痫灶部位,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评估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癫痫病人颅内电极埋藏时间1~5天,每个患者至少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每一病例均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15例发作间期与发作期定侧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病灶,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按Engel术后效果分级:手术效果满意(癫痫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埋藏而致的并发症。结论:对于致痫灶不能定位的难治性癫痫,应用颅内电极记录方法,尤其是发作期起始时脑电图变化,可以确定致痫灶位置,为癫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侯晓华张黎明林志国程阅凤
关键词:顽固性颞叶癫痫致痫灶
Lance-Adam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5年
本文旨在提升临床对Lance-Adams综合征(LAS)的认知水平。文章通过对2021年确诊的一例LAS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全面阐述了LAS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LAS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脑缺氧后出现的动作性肌阵挛。其病因多与脑缺氧相关,其中心肺复苏术后和窒息是最常见诱因。在诊断方面,特征性脑电图表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医生应加强对LAS的识别能力,通过早期发现典型临床症状并结合视频脑电图检查进行诊断。同时指出,目前LAS在治疗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对临床工作者加深LAS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菲刘含姚丽芬侯晓华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脑电图
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脑电图(EEG)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灶部位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MRI检查结果对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1~5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20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15例致灶发作间期与发作期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安置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侯晓华张黎明林志国张亚玲
关键词:颞叶癫痫致痫灶颅内电极脑电图
额颞叶癫痫临床、电生理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额、颞叶癫痫发作期临床及脑电图表现。方法统计2011-2012年度视频脑电监测检查中发作的额叶及颞叶癫痫患者60例,进行病因、影像学以及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发作期临床表现对比分析。结果额、颞叶癫痫在发作间...
赵蕊侯晓华王春利
额叶癫癎与颞叶癫痫的临床与电生理对比分析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额叶癫痫、颞叶癫癎发作期临床及脑电图表现。方法:统计2011~2012年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中发作的额叶癫癎和颞叶癫癎各30例,进行病因、影像学以及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EEG)和临床表现对比分析。结果:额叶癫癎、颞叶癫痫在发作间期、发作期的EEG及临床表现均有各自典型特征,如额叶癫癎各年龄段均有发作,颞叶癫癎主要集中于成人,额叶癫癎发作间期EEG诊断意义不大,额叶癫癎发作间期EEG具有一定病灶提示价值,发作期颞叶癫癎有先兆者居多且多数为口及消化系统自动症,而额叶癫癎多为过度动作,动作夸张且易出现姿势性扭转强直等。结论:V-EEG监测对于具有发作期的额叶癫癎、颞叶癫痼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赵蕊侯晓华王春利崔立君
高血压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与 TCD、CT 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通过对296例各期高血压病人进行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等多项检查,并与TCD和CT对比中发现:高血压病的早期即可引起脑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可在以上功能性检查中发现,而不能被CT等形态学检查所揭示。不同时期的高血压病在这些检查中各有差异,基本与病情的发展成正相关。其中TCD在反映高血压病的变化中最敏感,其次为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诊治高血压病、预报和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白勤谭郁玲于淑华陈俊宁陈俊宁孙喜堂
关键词:高血压脑电图脑电地形图TCD
一例书写性癫痫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书写性癫痫是一种罕见的反射性癫痫,由书写诱发同侧或双侧手的肌阵挛发作,有时伴手的局部肌张力障碍姿势^([1]),可快速发展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该癫痫发作属于语言诱发性癫痫的一种,人类有多种语言功能,包括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等。目前,由阅读、自发谈话、命名和书写等语言功能诱发的癫痫发作均有报道,
张敏金美杨春晓侯晓华姚丽芬
关键词:反射性癫痫癫痫样放电肌阵挛棘慢波异常放电书写性
右侧中颞叶起源的痴笑性癫痫发作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儿男性,5岁,发作性抽搐半个月,于2012年10月10日入本院视频脑电监测病房行24H 视频脑电监测检查。患者家属诉其半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抽搐发作,于清醒及睡眠中均有发作,几乎每天发作数次,发作时先有左手麻木感继之左手呈爪样抽搐,同时面部表情僵硬、双眼上翻,不能说话,同时发笑,每次发作时意识清楚,1min 左右缓解。头颅 CT 示未见异常,患儿既往体健,足月出生,无低氧史,无癫痫家族史,无高热惊厥病史。
赵蕊侯晓华王春利
关键词:癫痫发作视频脑电监测发作性抽搐右侧抽搐发作
金雀异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GST)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MASMC)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法获得SD大鼠单个MASMC,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研究GST对IK以及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1)GST(100μmol/L)可以快速可逆的抑制IK(P<0.05),tyrphostin25(10μmol/L)也可抑制IK(P<0.05),其作用与GST类似,而Daidzein(100μmol/L)对IK没有显著影响(P>0.05)。(2)在电极内液不含ATP的条件下,GST(100μmol/L)和tyrphostin25(10μmol/L)对IK的抑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GST能浓度依赖性地去极化膜电位(P<0.05),而且此作用是可逆的。Daidzein(100μmol/L)、tyrophostin25(10μmol/L)则对膜电位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GST可以快速可逆的抑制IK,使膜电位去极化,其作用与酪氨酸磷酸化相关。
于桂春王潇然侯晓华周珊珊张黎明
关键词:金雀异黄素膜片钳技术钾通道平滑肌细胞
缺碘性甲状腺肿儿童的脑电图分析
2001年
侯晓华刘微隋洋
关键词:儿童缺碘性甲状腺肿脑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