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良

作品数:35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栓塞
  • 10篇栓塞
  • 9篇动脉
  • 8篇介入
  • 5篇血管
  • 5篇造影
  • 5篇支气管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出血
  • 4篇血栓
  • 4篇支气管动脉
  • 4篇肿瘤
  • 4篇化疗
  • 4篇黄疸
  • 4篇恶性
  • 3篇胆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栓形成
  • 3篇引流
  • 3篇溶栓

机构

  • 31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启东市人民医...
  • 2篇启东肝癌防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34篇周良
  • 15篇冯玉明
  • 12篇汪云祥
  • 10篇管敬
  • 8篇李轲东
  • 7篇许成平
  • 5篇张盛泰
  • 5篇张崇国
  • 5篇甘振
  • 3篇陈涛
  • 2篇冯美江
  • 2篇张宝初
  • 2篇王建新
  • 2篇万贵平
  • 2篇唐继来
  • 2篇范志宁
  • 2篇吴祖舜
  • 2篇杨亚芳
  • 1篇汪家旺
  • 1篇胡宗文

传媒

  • 9篇江苏医药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十二指肠逆行置入导丝的支架术治疗恶性幽门梗阻
2000年
周良张盛泰汪云祥许成平
关键词:支架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价值,分析术后AVG一期通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AVG失功的临床资料。PTA术中应用高压球囊于血管狭窄处进行扩张,合并血栓病例采用大腔导管抽吸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后造影评价疗效。术后随访1.5~45个月;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原AVG废弃或AVG反复狭窄、血栓形成行手术治疗。结果术中造影证实AVG单一狭窄22例,多处狭窄10例。狭窄长度(38.7±32.2)mm,狭窄程度(72.1±9.6)%,PTA后残留狭窄(23.7±8.9)%。手术临床成功率100%,手术技术成功率71.9%。Kaplan-Meier法示,术后AVG6个月和12个月的一期累积通畅率为59.2%和18.3%,辅助一期累积通畅率为81.3%和49.2%,二期累积通畅率为86.8%和74.0%。Cox比例风险模型示,PTA技术成功及术中无静脉破裂发生是术后一期通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G失功临床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术后一期通畅时间有限。PTA技术成功及术中无静脉破裂发生是术后一期通畅的保护因素。
甘振陈涛冯玉明周良管敬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液透析
动脉栓塞术在21例难治性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中导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应用Selding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行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止血。结果 19例患者一次栓塞止血成功,2例进行二次栓塞止血成功,手术时间25~62(37.09±8.72)min。1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腹痛,2例患者术后出现臀部疼痛症状,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可重复进行,对深部软产道裂伤缝合困难者以及子宫旁血管损伤、血肿、止血不彻底者可以迅速、有效、精准的止血。
陈健周良冷雯郑江丽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术
狗实验性脑动脉血栓栓塞应用Svate-Ⅲ及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观察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应用36条土杂狗自体动脉血10ml,在体外2小时后制成2×2×10mm血凝块,用Seldinger’s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将6.5F端孔多用途导管插入颈内动脉。将已置备血栓凝血块注入脑动脉,在证实已形成脑动脉栓塞后30’、1~7小时经导管分别注入Svate;0.05u/kg或尿激酶0.4万 ̄u/kg,作脑血管造影观察溶栓效果。结果证实Svate-Ⅲ能使血栓栓塞后6小时内脑动脉内血栓栓子溶解,尿激酶则为5小时内可使脑动脉内栓子溶解。对两药治疗脑动脉栓塞疗效及机理作了探讨和比较。
吴祖舜王小冬袁佩芳高俊凤丁正同冯美江许成平周良汪云祥
关键词:脑动脉栓塞尿激酶溶栓
颈动脉内灌注精制蝮蛇抗栓酶-3治疗脑梗塞(附20例报告)
1994年
周良吴祖舜许成平张盛泰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脑栓塞
MRA与DSA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周良董其龙陈自谦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成像DSA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手术证实
介入治疗胃胆胰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胃胆胰术后迟发性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胆胰术后迟发性出血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介入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动脉造影均明确出血责任动脉,诊断阳性率100%。2例栓塞治疗失败行外科手术治疗,总体技术成功率91.7%。术后15例治愈出院;4例再次出血行二次介入治疗,3例住院期间死亡,总体临床有效率62.5%。介入相关并发症包括肝脏缺血5例,肝脏梗塞2例,脾脏梗塞2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7.5%。根据出血责任动脉不同分为肝外肝动脉组(n=11)和其他动脉组(n=13),两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介入治疗胃胆胰术后迟发性出血诊断阳性率高,治疗效果确切,严重并发症少见,可作为首选方法。
陈涛石红建周良甘振
关键词:迟发性出血介入治疗
MRI定量参数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MRI定量参数ADC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评估肠道克罗恩病(CD)病变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回盲部单发病灶的CD患者,依次行常规MR、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扫描,测量ADC和K^(trans)值,同时评估患者Harvey-Bradshow指数(HBI)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根据HBI将50例患者分为重度活动组、轻中度活动组及静止组,比较3组间K^(trans)、ADC值的差异;对K^(trans)、ADC值与对应的HBI、CRP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例CD患者中,静止组16例、轻中度活动组21例、重度活动组13例。3组K^(trans)、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肠壁K^(trans)值与HBI呈正相关(r=0.635,P<0.001),与CRP呈正相关(r=0.764,P<0.001);ADC值与HBI呈负相关(r=-0.614,P<0.001),与CRP呈负相关(r=-0.490,P<0.001)。病变肠壁HBI与CRP呈正相关(r=0.755,P<0.001),K^(tran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 MRI定量参数K^(trans)和ADC可反映CD活动状态,且K^(trans)的稳定性和敏感性优于ADC。
周金发朱建国李海歌张发明刘斐周良翟华俊曹鹏
关键词:克罗恩病扩散磁共振成像对比剂表观扩散系数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40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咯血的疗效及其复发原因。方法行BAE治疗咯血患者40例。其中,支气管扩张18例,肺癌13例,肺炎6例,病因不明3例。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术后即刻止血39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及胸痛。随访期间,28例无复发,治愈率70.o%;11例复发,复发率27.5%。8例咯血复发者再次行BAE治疗,造影证实复发原因为遗漏责任血管3例,短期责任血管再通1例,病理性血管末梢重获血供并再次显影4例。结论BAE治疗多种病因咯血疗效确切,严重并发症罕见。
甘振李轲东管敬张崇国周良冯玉明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45例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急性大咯血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大咯血患者45例在DSA下,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PVA颗粒栓塞末梢分支,再用海绵条/弹簧圈栓塞主干止血。结果:(1)造影病变位于右侧支气管动脉29例,左侧26例,其中双侧10例,出血病例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5例,扭曲、增粗、浓染40例。(2)患者均成功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即时止血率100%,术后1个月内再次出血4例(8.9%)。(3)并发症:术后发热,胸痛、轻度胸闷,恶心,纳差12例,经对症处理,在1周左右缓解消失。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安全方便、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李轲东周良管敬张崇国冯玉明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